[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47746.1 | 申请日: | 200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7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李辉;谢秋生;吴敏昌;乔永民;池淑芬;杜辉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93 | 分类号: | H01M4/1393;H01M4/3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薛琦;朱水平 |
地址: | 20120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石墨 负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①将天然石墨和非晶炭前驱物混合,在400~600℃加热进行天然石墨的表面包覆处理;②将步骤①得到的物质进行炭化处理;③将步骤②得到的物质和导电剂按照90∶10~99∶1的质量比混合,即可;其中,天然石墨与非晶炭前驱物的质量比为80∶20~95∶5,炭化处理的温度为900~16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然石墨为球形天然石墨,平均粒径为5~30μ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然石墨的平均粒径为15~25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然石墨与非晶炭前驱物的质量比为90∶1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晶型炭前驱物为石油沥青、煤沥青或酚醛树脂中的任意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炭化处理的温度为1000~125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剂为炭黑、气相生长炭纤维或细颗粒人造石墨中任意一种。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平均粒径为5~30μm,比表面积在4.0m2/g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774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