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MAC层Node ID的具体应用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43879.1 | 申请日: | 2009-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2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旭;李富艳;申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W12/08 | 分类号: | H04W12/08;H04W80/02;H04W84/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苏培华 |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ac node id 具体 应用 方法 | ||
1.一种无线网状网络中在MAC层Node ID的具体应用方法,其特征在 于,包括:
在节点通电时根据MAC地址进行哈希转换得到Node ID;
节点入网之后,在网络层和MAC层服务原语的交互过程中,MAC层 得到由网络层分配的节点IP地址之后,采用同时携带Node ID和IP地址的 MSH-NCFG消息进行通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Node ID为16比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对48比特的MAC地址进行哈希转换得到相应节点的16比特的 Node ID。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得到16比特的 Node ID:
将48比特的MAC地址的第4个字节和第5个字节相加对256取余,形成 Node ID的第1个字节;
MAC地址的最后一个字节作为Node ID的第2个字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接入网络后的正常通信中,通过MSH-NCFG消息同时携带16-bit Node ID和32-bit IP地址进行MAC层寻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节点接入流程中,新节点通过接收到的已在网节点发送的MSH-NCFG 消息发现邻居,寻找协助其接入网络的赞助节点;
其中,节点在发送所述MSH-NCFG消息时,进行了如下修改:
删除MSH-NCFG中的MAC地址标签位和MAC地址信息位;以及,在 Node ID后面添加32-bit的IP地址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387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