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波动方程偏移直接产生角道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38212.2 | 申请日: | 2009-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3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剑锋;张辉;刘礼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李玉明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动 方程 偏移 接产 生角 方法 | ||
1.一种波动方程深度偏移直接产生角道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A)用单边或双边采集方式,由检波器获取人工震源激发的反射地震信号,记录到磁带上;B)从磁带上读取反射地震信号,按叠前炮集排序存放到计算机中;C)利用波动方程偏移的单程波算法分别将炮点的震源波场和检波点的接收波场沿深度轴进行波场深度延拓,对延拓后的炮点和检波点波场应用反褶积成像条件进行成像;D)利用单程波方法计算炮点的出射波对地下各成像点的入射角度;E)依据步骤D得到的各炮点出射波的入射角度,将由步骤C得到的各个单炮偏移结果按角度累加并补偿非均匀覆盖对幅值的影响,形成角道集;F)对角道集做剩余动校,将出现明显拉伸部分的对应数值置为零,用奇异值分解方法压制随机噪音,即得到反应介质界面物理参数变化的叠前偏移的角道集;G)由角道集中读取不同空间位置处成像幅值随角度的变化,可由反演方法获得地层的岩石物理参数,岩石物理参数图像即能指示地下构造的含油气情况。
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一种波动方程深度偏移直接产生角道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延拓后的炮点和检波点波场应用反褶积成像条件进行成像是这样实现的:令T0是地震记录的时长,则频率采样Δω=2π/T0(弧度/秒);设Δz是深度方向的空间采样,n是深度上采样点的顺序数,x和y是水平位置坐标,m是频率采样点的顺序数;若炮点和检波点波场经深度延拓后在nΔz深度上分别为PD(x,y,nΔz,mΔω)和PU(x,y,nΔz,mΔω),计算
A(x,y,nΔz,mΔω)=PD(x,y,nΔz,mΔω){PD(x,y,nΔz,mΔω)}*
式中上标*是复共额,炮点和检波点波场PD和PU的单位依据检波器类型可以是速度或压力,频率的单位是弧度/秒,深度和水平坐标的单位为米。令A0(nΔz)是A(x,y,nΔz,mΔω)在深度nΔz上的平均值,当A(x,y,nΔz,mΔω)≥1.2A0(nΔz),计算
当A(x,y,nΔz,mΔω)<1.2A0(nΔz),计算
令地震资料有效频带的下、上限分别是l1Δω和l2Δω,这里l1和l2是正整数,则空间各位置处反褶积成像条件的成像幅值φ(x,y,nΔz)为
若j是单位虚数,上式中做三维偏移计算时β=jmΔω,二维偏移计算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821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