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悬浮精密运动定位平台的解耦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26772.6 | 申请日: | 200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0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段吉安;周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15/00 | 分类号: | H02N15/00;G06N3/08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08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悬浮 精密 运动 定位 平台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磁悬浮精密运动定位平台的解耦控制方法,f1、f2、f3及f4分别为磁悬浮精密运动定位平台上悬浮体内部关于悬浮体几何中心对称分布的 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第三电磁铁和第四电磁铁所对应的电磁力,其特征在 于,包括以下步骤:
1)测量f1、f2和f3:f1、f2和f3通过传感器测得或者用以下方法测得: 先实时检测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第三电磁铁的磁极表面与定子之间的气隙 z1、z2及z3,再测量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第三电磁铁当前的控制电流i1、 i2及i3;采用下列方法之一计算得到f1、f2和f3的值:
A)运用公式电磁力公式fk=Fk(ik,zk)(k=1~3)计算f1、f2和f3的值;公式 fk=Fk(ik,zk)为根据电磁力动力学计算中电磁铁电磁力与电流及气隙关系式;
B)运用神经网络建立平台的电磁力与电流及气隙之间的关系模型,采集 一系列气隙值z1、z2、z3分别和气隙值z1、z2、z3、相对应的i1、i2、i3、以及传 感器所测到相应的电磁力f1、f2、f3对神经网络进行学习和训练而得到基于神经 网络的模型f1=N1(i1,z1)、f2=N2(i2,z2)、f3=N3(i3,z3),再根据当前的气隙值z1、 z2、z3、和相对应的i1、i2、i3、,结合基于神经网络的电磁力模型得到当前的电 磁力f1、f2、f3;
2)计算f4:利用公式f4=f2+f3-f1求出f4;
3)获得f4对应的电流i4值:实测第四电磁铁所处磁极表面与定子之间的 气隙z4,采用下列方法之一获得电流i4值:
A)运用公式i4=g(f4,z4)计算电流i4值;公式i4=g(f4,z4)为根据电磁力动力 学计算中电磁铁电流与电磁力及气隙关系式;
B)运用神经网络建立平台的电流与电磁力及气隙之间的关系模型,采集 一系列气隙值z4和气隙值z4相对应的f4对神经网络进行学习和训练而得到基于 神经网络的线圈电流模型,再根据当前的气隙值z4和f4,结合基于神经网络的 线圈电流模型得到当前的电流i4值;
所述的fk=Fk(ik,zk)(k=1~3)由动力学推导而得,具体表达式如下:1)对 于单个电磁铁,则式中Ak和Nk分别为第k个电磁铁的 端面积和电磁铁上线圈的匝数,μ0为空气的导磁率;2)对于双电磁铁差动式结 构,则
所述的i4=g(f4,z4)由动力学推导而得,根据电磁铁的结构而定,具体如下:
1)对于单个电磁铁,则式中A4和N4分别为第4个电磁铁的端面 积和电磁铁上线圈的匝数,μ0为空气的导磁率;2)对于双电磁铁差动式结构, 则电流公式由反推求解方程得出i4,式 中和分别为第k对电磁铁对的上电磁铁的端面积和线圈的匝数,Ak和Nk分 别为第k对电磁铁对的下电磁铁的端面积和线圈的匝数,I0为上、下电磁铁对之 间的偏置电流,z0为电磁铁对与导轨定子之间的气隙和,μ0为空气的导磁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677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