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22778.6 | 申请日: | 200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1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桂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桂芳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29/00;F21V23/00;F21V8/00;F21V23/06;F21V31/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436 江苏省太仓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参见附图1所示,传统照明装置1,例如路灯,通常均具有复数个设置于安装平面101 上的发光单元(发光二极管)102,发光单元102发出光线以照明街道2。通常政府关于路灯 安装的法规要求安装在街道2上的两个相邻的照明装置1间距30米,各个照明装置1可以照 亮两个不同的照明区域(一中部区域202以及一外部区域201)。由照明装置1输出的光照强 度(E)可以根据公式E=F/4πR2计算出,其中F为光通量,R为照明点与光源之间的距离。 从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出,参数E与R之间成反比,值得注意的是,当照明点与照明装置之间 的距离(表示为R)越大,照明点的光强(表示为E)将越弱。因此,在中部区域202的光线 将会比外部区域201更明亮。进一步地,根据政府法规,上述两个区域的光强比不可小于0.3。
但是,传统的照明装置1所提供的光强比经常小于0.3,这意味着在中部区域202和外 部区域201之间存在着无法接受的巨大光强变化。由于在相对较短的距离内(30米)存在着 上述巨大光强变化,将给正在以高速行驶的驾驶员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减少照明区域内不同点处光 强度差异的照明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它包括一散热单元、一电路板单元 以及一照明单元,散热单元包括一沿长度方向(X)延伸的基壁,基壁具有一顶面和一底面, 底面上具有一朝向顶面相反方向凸起的弧面部;电路板单元设置在基壁上;照明单元包括一 对外部发光灯组以及至少一设置在一对外部发光灯组之间的内部发光灯组,照明单元的发光 灯组设置在弧面部上并与电路板单元相电连接,照明单元的各发光灯组具有复数个沿长度方 向(X)彼此相间隔设置的发光部件,位于外部发光灯组上的发光部件的数目大于位于内部发 光灯组上的发光部件的数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它包括一散热单元、一电路板单 元以及一照明单元,散热单元包括一沿长度方向(X)延伸的基壁,基壁具有一顶面和一与顶 面相对的底面,底面上设置有一对外部安装部件以及至少一设置在一对外部安装部件之间的 内部安装部件,外部安装部件和内部安装部件均沿长度方向(X)延伸,一对外部安装部件之 间形成一小于等于120度的第一角度;电路板单元设置在基壁上;照明单元包括一对外部发 光灯组以及至少一设置在一对外部发光灯组之间的内部发光灯组,照明单元的发光灯组分别 设置在与之相对应的外部安装部件和内部安装部件上并与电路板单元相电连接,照明单元的 各发光灯组具有复数个沿长度方向(X)彼此相间隔设置的发光部件,位于外部发光灯组上的 发光部件的数目大于位于内部发光灯组上的发光部件的数目。
优选地,基壁的底面上形成有一对内部安装部件,一对内部安装部件之间形成一小于180 度的第二角度,第二角度大于第一角度;电路板单元包括四个电路板条,各个电路板条分别 设置在与之相对应的外部安装部件和内部安装部件上;内部发光灯组包括第一内部发光灯组 和第二内部发光灯组;一对外部发光灯组以及第一内部发光灯组与第二内部发光灯组分别设 置在与之相对应的电路板条上。
更优地,第二角度等于150度,第一角度等于120度。
进一步地,散热单元还包括复数个形成于基壁顶面上的散热片。
进一步地,照明装置还包括一导光罩、一对具有内孔的侧罩、一对防水封条、一电源线 以及一防水连接器,导光罩连接于基壁并将照明单元覆盖住,一对侧罩在沿长度方向(X)相 对设置并同时连接于散热单元与导光罩,一对侧罩与散热单元以及导光罩共同形成一用于容 置照明单元的容置空间,防水封条设置在侧罩上以使容置空间气密封,电源线的一端与电路 板条相电连接,防水连接器设置在散热单元的基壁上。
更进一步地,容置空间内还固定设置有用于干燥容置空间内气体的干燥剂。
更进一步地,内部安装部件与外部安装部件上分别形成有一沿长度方向(X)延伸的凹槽, 各电路板条上具有复数个沿长度方向(X)间隔设置的固定孔,各电路板条分别通过穿过固定 孔进入对应凹槽的螺丝固定于基壁上。
更进一步地,各电路板条与内部安装部件以及外部安装部件相绝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桂芳,未经陈桂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27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生产聚氨酯制品的胺催化剂共混物
- 下一篇:设置有合并排气管的衣物烘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