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永磁铁氧体料浆球磨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16165.1 | 申请日: | 200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6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马自荣;黄家林;唐文;徐晓利;李文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金川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7/00 | 分类号: | B02C17/00;B02C17/20;B22F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姚温明;夏伟 |
地址: | 644005***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铁氧体 料浆球 磨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料浆研磨工艺,主要是用于永磁铁氧体料浆 球磨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有的永磁铁氧体料浆球磨球磨方式,都是以匀速转动 的球磨方式,将料浆与钢球按比例放入滚筒式球磨机,以大约转速70 rpm驱动球磨机,球磨时间为20小时,可得到平均粒度为0.8-0.95μm 的料浆。我们以φ200×200球磨机为例,按照配方碳酸钙(1.2~1.4) %、硼酸(0.15~0.25)%、氧化铝(0.3~0.5)%,料球水重量比例为 1∶12∶1.5,投料1kg,分别采用φ8、φ6、φ3的钢球进行球磨,得到 以下结果:
从上表可以看出,以匀速转动的球磨方式,永磁铁氧体料浆的粒 度分布极不理想,粒度分布不均,导致料浆烧结成磁体后晶体的大小也 不均匀,磁性能很难提高。同时可以看出,平均粒度相当情况下粒度分 布越窄磁性能越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速球磨工艺,以提高成品料浆粒度分 布,从而提高材料的磁性能。
钢球在球磨机内运动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层间滑动,即钢球随 筒壁的运动,其主要作用力为摩擦力,这种力对晶粒破坏较小,主要起 研磨作用;另外一种是抛物运动,即钢球脱离筒壁后的运动,其主要作 用力为冲击力,这种力易破坏晶粒结构,造成晶粒大小不一,即粒度分 布不均;但这种冲击力对于粗粉(1μm以上)的破碎又是一种优点,因 为粒度为5um左右的粗粉进入球磨机后主要还是靠这种冲击力进行粉 碎,但是当粒度达到1um以下时这种抛物运动产生的冲击力研磨效率和 效果就不是很佳,对晶粒结构破坏较大。由于球磨机高速运转时钢球主 要表现为抛物运动,破碎效果较好;而低速运转时主要表现为层间滑动, 研磨效果较好。因此在球磨初期应当使用较高转速球磨,后期应当使用 较低转速球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料浆及钢球按通常比例置于球磨机 内,钢球的规格为φ3~φ8的等径钢球,启动球磨机,第一阶段保持转 速为50rpm-80rpm,球磨10-13小时;第二阶段保持转速为30rpm-60 rpm,球磨6-7小时;第三阶段保持转速为20rpm-50rpm,球磨6-7 小时,完成球磨。
作为优选,钢球可以改为φ3~φ8的不等径钢球混合配置,可进 一步提高球磨效果。
通过实施本发明改变了以往球磨设备匀速转动,针对不同时间段采 用不同的球磨速度,使永磁铁氧体料浆的粒度分布更趋向于正太分布, 从而有效的提高永磁铁氧体材料磁性能。
下面通过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选择锶铁氧体预烧料,经分筛后粒度为2.8-3.2μm,以φ200×200 球磨机为例,按照配方碳酸钙(1.2~1.4)%、硼酸(0.15~0.25)%、 氧化铝(0.3~0.5)%,料球水重量比例为1∶12∶1.5,投料1kg,钢球 选用φ8钢球,启动球磨机,第一阶段保持转速为80rpm,球磨10小 时;第二阶段保持转速为60rpm,球磨6小时;第三阶段保持转速为 50rpm,球磨6小时,完成球磨。得到平均粒度为0.83μm的料浆,粒 度分布为:0.9μm以上占25%左右,0.7μm以下占25%左右,0.9 μm-0.7μm的50%左右。磁性能为:Br:402mT,Hcb:244kA/m,Hcj: 257kA/m。
实施例二
选择锶铁氧体预烧料,经分筛后粒度为2.8-3.2μm,以φ200×200 球磨机为例,按照配方碳酸钙(1.2~1.4)%、硼酸(0.15~0.25)%、 氧化铝(0.3~0.5)%,料球水重量比例为1∶12∶1.5,投料1kg,钢球 选用φ8钢球,启动球磨机,第一阶段保持转速为70rpm,球磨11小 时;第二阶段保持转速为50rpm,球磨6小时;第三阶段保持转速为 40rpm,球磨6小时,完成球磨。得到平均粒度为0.83μm的料浆,粒 度分布为:0.9μm以上占25%左右,0.7μm以下占20%左右,0.9 μm-0.7μm的55%左右。磁性能为:Br:406mT,Hcb:264kA/m,Hcj:281 kA/m。
实施例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金川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宜宾金川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61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电机转子翻转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手机功能的测试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