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泡型铁路计轴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15122.1 | 申请日: | 200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0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沈小平;范更生;钱慧芳;周江;陶煜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通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06 | 分类号: | H01B11/06;H01B7/02;H01B7/17;H01B7/20;H01B7/2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233 江苏省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 铁路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计轴屏蔽电缆。
背景技术
在我国铁路行业,铁路计轴系统得到普遍使用,而计轴电缆用在铁路信号系统中有关设备与控制装置之间的连接,用于额定交流500V或直流1000V及以下控制信息及电能的传输和铁路长途通信系统中传输音频信号及数字信号。
现有铁路计轴电缆包括缆芯、包覆在缆芯外的护套,通常缆芯中有两组0.9mm低频通信四线组、两组1.0mm信号四线组,有时还包括对线或单线,通信四线组用于音频通信,信号四线组用于调度、监测、机车等信号或电能传输,计轴电缆主要是根据机车轮子切割磁力线的原理,按照一个车厢有四个轮子来计数,保证进站的车轮数和出站的车轮数相同或不同,来判断两站之间是否有车,或有车有几辆车。通常铁路计轴电缆的通信四线组中每个单线的绝缘层为实心聚乙烯绝缘,实心绝缘的缺点是工作电容大,衰减大,传输距离短,另外通信四线组和信号四线组在传输时互相影响,可能会导致传输错误,给铁路运输安全带来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开发一种抗干扰、衰减小、串音小的铁路计轴电缆。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泡型铁路计轴电缆,包括缆芯、包覆在缆芯外周的护套,所述的缆芯包括至少一个通信线组、信号线组,每个所述的通信线组包括多个单线、绕包在多个单线外周的扎纱,所述的每个单线包括导体、包覆在导体外周的绝缘层,所述的绝缘层为从里层至外层依次包覆的内皮层、发泡层、外皮层组成的皮泡皮结构,所述的每个通信线组的扎纱外周依次包覆有内包带、铝塑屏蔽层、外包带。
进一步地,所述的护套从里层至外层依次包括包带、铝护层、内护层、钢带及外护层,由于护套夹设了铝护层,从而使得缆芯可免于轨道电路和外界的电磁干扰。
所述的单线上的绝缘层采用氮气注入物理发泡皮泡皮绝缘材料。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由以下技术优点:本发明计轴电缆的通信线组中单线的绝缘层采用皮泡皮三层结构,使得形成的电缆具有抗干扰、低衰减、串音小、电气性能稳定、传输距离长等优点,可在铁路行业大范围内使用。同时,目前铁路系统广泛使用的是移频自动闭塞系统,采用的是集中发送方式,在这一过程中,轨道电路会产生邻线干扰,一种是传输的对称电缆之间产生串音干扰,另一种是轨道中传输的是交流信号,轨道互感和大地漏泄而造成邻线干扰,通过在通信线组外包覆一层铝塑复合薄膜,使通信线组传输稳定,使传输的信号不失真,不变形,免于邻线干扰和彼此互相干扰,从而保证计轴电缆传输更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铁路计轴电缆横截面视图;
附图2为本发明计轴电缆的一个通信线组的横截面视图;
附图3为本发明计轴电缆的通信线组中一个单线的横截面视图;
其中:1、通信线组;11、单线;111、导体;112、绝缘层;1121、内皮层;1122、发泡层;1123、外皮层;12、扎纱;13、内包带;14、铝塑屏蔽层;15、外包带;2、信号线组;21、导体;22、实心绝缘层;3、护套;31、包带;32、铝护层;33、内护层;34、钢带;35、外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发泡型铁路计轴电缆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计轴电缆,包括缆芯、护套3,其中,缆芯3有两个0.9mm的通信四线组1、两个1.0mm的信号四线组2,每个信号四线组2由四根相绞合的单线和绕包在四根单线外的扎纱组成,同时,信号四线组2的每根单线由导体21和挤包在导体21外周的实心绝缘层22组成。通信四线组1和信号四线组2按规定的排列绞合成缆芯,缆芯通过护套3包覆,护套3的具体结构从里层至外层依次为绕包在上述四个线组上的包带31,焊制在包带31外的一层铝护层32,铝护层32外涂覆一层热熔胶和挤制一层聚乙烯内护层33,内护层33外间隙绕包两层镀锌钢带34作为铠装层,钢带34外挤制最后一层聚乙烯外护层35。由于护套3中焊制一层铝护层,从而使缆芯免于轨道电路和外界的电磁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通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通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51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皮带
- 下一篇:一种可转换为提包的野营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