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过滤及造纸用织物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13672.X | 申请日: | 200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4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袁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丽君 |
主分类号: | D21F1/00 | 分类号: | D21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5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 造纸 织物 | ||
1.一种过滤及造纸用织物,其结构包括一个形成成形面层的纱线系统,一个形成接触底层的纱线系统和一个缝合纱线系统;
所述形成成形面层的纱线系统包括一组面经、一组与面经交织的面纬;
所述形成接触底层的纱线系统包括一组底经、一组与底经交织的底纬;
所述缝合纱线在CMD方向与面经和底经交织,每根缝合纱线包括成形面层交织部分和接触底层交织部分组成,该成形面层交织部分构成纤维支撑的一部分;
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由结构一致的基本循环组织构成,在一个基本循环组织内,所述底经连续穿过二根相邻的所述底纬的下侧,底经与相邻的两根底纬交织形成二个相邻的纬浮点,纬浮点在每根底经上彼此相邻成对出现,并且所述底纬的弯曲方向与CMD方向形成夹角,相邻的二根底纬的相邻的二对纬浮点之间,成弯曲状态的相邻的底纬形成一系列的近似平行四边形的网孔;
面经、面纬和缝合纱线的成形面层交织部分,构成过滤及造纸用织物的成形面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及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MD方向的缝合纱线每两根形成一对,每对缝合纱线的成形面层交织部分位于两根相邻的面纬之间,每根缝合纱线的成形面层交织部分穿过至少一根面经的上侧;每对缝合纱线的接触底层交织部分位于两根相邻的底纬之间,每根缝合纱线的接触底层交织部分穿过至少一根底经的下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及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MD方向的缝合纱线,相邻的2根缝合纱线在成形面层交织部分向接触底层交织部分过渡时交叉,在一对缝合纱线的相邻的2个交叉点之间,其中一根缝合纱线的成形面层交织部分和另一根缝合纱线的接触底层交织部分形成上下相对,并可以更改相邻的2根缝合纱线的前后织造顺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及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基本循环组织内,面经的数量与底经的数量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及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基本循环组织内,面经的数量小于底经的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及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基本循环组织内包括8根底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及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基本循环组织内包括10根底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及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基本循环组织内包括12根底经。
9.根据权利要求6、7、8所述的过滤及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面经与面纬和缝合纱线的成形面层交织部分以平纹的方式交织。
10.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过滤及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面纬与面经以二上/二下的方式交织。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及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基本循环组织内,面纬与缝合纱线对的数量之和,与底纬的数量之比为2比1或3比1或3比2。
12.根据权利要求1述的过滤及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底经具有第一直径,底纬具有第二直径,面经具有第三直径,所述第一直径与第二直径之比为1比1.25至1比1.75之间,所述第三直径与第一直径之比为1比1至1比1.48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丽君,未经袁丽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367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流电动机综合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功率管状态的可设置电流保护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