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乘客保护系统的通信网络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11722.0 | 申请日: | 2009-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1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达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B60R21/16;B60R2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康建峰;李春晖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乘客 保护 系统 通信 网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乘客保护系统的通信网络,其具有电子控制单元 (ECU)和多个传感器。ECU配备在用于在车辆碰撞时保护乘客的乘客 保护装置如气袋中。传感器连接至ECU并且检测车辆的行驶速度或碰撞。
背景技术
近来,在车辆中配备了各种乘客保护装置比如气袋和座椅安全带预拉 伸器。如图1中所示,包括这样的乘客保护装置的乘客保护系统包括:前 方传感器11a、11b,安装于车辆10的左前侧和右前侧;安全传感器13a、 13b,安装于车厢中的前座椅或后座椅;以及多个传感器(第一至第三传 感器)15a至15c、16a至16c,安装于车辆10的左侧和右侧。这些传感 器连接至电子控制单元(ECU)18,由此形成通信网络。各传感器11a、 11b、13a至13c、15a至15c、16a至16c检测车辆的行驶速度或碰撞,并 且ECU 18基于检测到的行驶速度或碰撞来激活气袋(未示出)。
在此通信网络中,传感器15a至15c、16a至16c在内部各自具有通 过总线连接至ECU 18的开关。当在车辆10中供电时,通过从与ECU 18 最接近的传感器开始初始化(即,设定地址)来依次闭合这些开关。具体 而言,与ECU 18最接近的第一传感器15a的开关被设定地址并闭合以将 第二传感器15b连接至ECU 18。在ECU 18为传感器15b设定地址之后, 传感器15b的开关闭合以将作为第三传感器的传感器15c连接至ECU 18。 以此顺序进行初始化。
在ECU 18与各传感器15a至15c、16a至16c之间的通信中,从ECU 18到各传感器15a至15c、16a至16c进行电压通信,而从各传感器15a 至15c、16a至16c到ECU 18进行电流通信。
在例如电压通信中,使用“0”和“1”。“0”是就占空比来说三分之一 (1/3)是0伏(V)而三分之二(2/3)是5V这一情况下的幅度信号。“1” 是就占空比来说三分之一(1/3)是5V而三分之二(2/3)是0V这一情况 下的幅度信号。这里,占空比是5V的时间与一个信号周期之比。在例如 电流通信中,同样使用“0”和“1”。然而,“0”是0毫安(mA)的电流信号, 而“1”是10mA的电流信号。
假设传感器15a至15c和ECU 18如图2中所示那样通过电力侧线21 和接地侧线22彼此串联地或依次地通过总线连接。传感器15a至15c在 ECU 18这一侧(输入侧)分别具有电容器24a至24c,传感器15a至15c 还分别具有连接至后一级传感器的开关26a至26c。
在图3中,从ECU 18到各传感器15a至15c的电压通信由(a)表 示,从各传感器15a至15c到ECU 18的电流通信由(b)表示。
首先假设传感器15a至15c的开关26a至26c全都处于关断状态。还 假设在时间t1之前的空闲阶段,第一传感器15a的电容器24a响应于ECU 18的第一充电命令而被充电。然后,在从时间t1到时间t2的信号阶段, ECU 18通过电压通信向第一传感器15a发送用以设定第一地址的第一命 令。第一传感器15a在接收到第一命令并设定第一地址之后闭合它的开关 26a,由此使得第二传感器15b连接至ECU 18。
然后,ECU 18在从时间t2到时间t3的空闲阶段发送第二充电命令。 第二传感器15b的电容器24b响应于第二充电命令而被充电。在从时间 t3到时间t4的信号阶段,第一传感器15a向ECU 18发送表明第一地址 设定完成的第一响应。ECU 18通过电压通信向第二传感器15b发送第二 地址设定的第二命令。第二传感器15b在接收到第二命令并设定第二地址 之后闭合它的开关26b,从而使得第三传感器15c也连接至ECU 18。在 从第一传感器15a接收到第一响应之后,ECU 18通过使用包含在来自第 一传感器15a的第一响应中的第一地址来与第一传感器15a进行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17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下一篇:新型的比色法仪器用检测池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