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式土壤动物分离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09404.0 | 申请日: | 2009-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5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解开治;徐培智;陈建生;唐拴虎;张发宝;黄旭;顾文杰;黄巧义;蒋瑞萍;李苹;刘春明;卢钰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江崇玉 |
地址: | 51064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土壤 动物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提供一种组合式土壤动物分离器, 能对各类土壤动物进行有效的分离。
背景技术
土壤动物,一般是指在生命发育周期中的一段时间在土壤中度过,并对土 壤有一定影响的动物。土壤中的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是惊人的,从原生动物到 脊椎动物,除典型的海洋动物外,大多数的门、纲均有其代表。一平方米土壤 中可采到几千至上万个小型节肢动物,可发现上百条土壤线虫。据欧美60年代 资料估算,土壤动物的生物量大约是当时全球30亿人类的20倍,陆地生态系 统中按生物量来说,占首位的是生活在土壤中的动物。土壤动物是陆地生态系 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群落组成和功能对土壤形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具有 重大影响。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动物区系是分解者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且是分解作用、养分矿化作用的生态过程的主要调节者。它既是消费者又是 分解者,通过其自身的活动担负着分解有机质,改变土壤理化性质,保持土壤 持水性和通透性,熟化土壤,具有推动自然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作用。 土壤动物涉及的门类非常广泛,体型大小悬殊,活动方式也互有差异。从不同 角度,可以分成不同类别。为了便于调查取样和物质分解研究通常根据体宽分 为3类,大型土壤动物(Macrofauna),体长2mm~200mm,主要包括蚯蚓、白 蚁、甲虫等;中型土壤动物(Mesofauna),体长0.2mm-2mm,主要包括跳虫和 螨;小型动物(Microfauna),体长小于0.1mm,主要包括线虫和原生动物。
20世纪初意大利人Berlese(1905)发明了烘虫漏斗,Tullgren(1917)的改良漏 斗,提高了各种小型节肢动物的采集效果,推动了土壤动物综合区系研究。随 着人们对土壤动物研究范围的扩大和研究深入,人们开始针对不同种类和材料 改进分离工具,提高工具的分离效率来满足研究的需要。Macfadyen(1961)改 进了漏斗形土壤节肢动物分离器对小型节肢动物分离效率较高,浮选法被广泛 应用于土壤螨类和跳虫的研究。国内土壤动物分离中浮选方法使用较少,它可 以分离较多的土壤动物,但该法操作比较耗时。
国内发明专利“一种土壤动物分离器”、专利号ZL 200510016504.3公告了 一种在Tullgren分离器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而成的土壤动物分离器,但依然缺乏 分离效率高、可比性强、可调可选、能自动控温控时的可用于多样本量土壤动 物分离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分离效率高、可 比性强、可调可选、能自动控温控时、可用于多样本量的组合式土壤动物分离 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组合式土壤动物分离器,包括分离架,所述分离架顶部设置有顶盖系 统,分离架上设置有漏斗位置多孔板,所述漏斗位置多孔板上放置漏斗,所述 漏斗上方设置有分离器物料仓,所述漏斗下方设置有土壤动物收集器。
分离架包括支杆和横夹板,所述四根支杆上端连接所述顶盖系统,所述横 夹板连接支杆下部,所述土壤动物收集器放置于所述横夹板上。
顶盖系统包括顶盖,所述顶盖上方设置有温控元件和控时元件,所述顶盖 下方设置有带有独立开关的灯座,所述灯座下方连接热源及反光罩,所述灯座、 温控元件和控时元件分别连接顶盖上方的电源控制器,所述电源控制器上连接 有电源插头。
分离器物料仓包括带有大型动物逸出口的分离器物料仓底座,所述分离器 物料仓底座内设置有分离筛网,所述分离器物料仓底座外部设置有分离器物料 仓外罩,所述分离器物料仓外罩内上部设置有防逸网,所述防逸网上方的分离 器物料仓外罩上设置有空气流通管,所述分离器物料仓外罩外设置有温度探 头,所述温度探头连接所述顶盖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94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装容器的灌装旋盖方法及其生产线
- 下一篇:食材包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