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风冷高炉风口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09270.2 | 申请日: | 200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8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沈远胜;刘宗明;赵蔚琳;葛曷一;段广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B7/16 | 分类号: | C21B7/16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22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风冷 高炉 风口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风冷高炉风口,是一种应对冶金企业对高炉风口耐高温、节能、环保等要求而提出的具有环保、节能且具有较长使用寿命的高炉风口。
(二)背景技术
本发明是对中国第200410035751.3号发明专利所公开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公开了的发明专利对其申请日以前的技术现状作了基本的阐述,并据此提供了一种高炉进风口,该高炉进风口是由通热风的内筒和套接于内筒外侧、通冷风的外筒组成,内筒壁、外筒壁和进风口头部密布有若干射流孔,从而实现了用空气代替水冷却风口的技术目的,且冷却空气被加热后作为助燃剂参与燃烧,不像水冷那样要带走一部分热量,因此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空气代替水可以达到环保的目的,缓解水资源紧张局面,降低了制作风口材质性能的要求。然而,由于所说的射流孔孔径比较小,很容易为钢渣所堵塞,射流孔一旦被堵塞,风口外壳不能被有效的冷却,风口将会在短期内被烧损,进而失效。基于上述方案的高炉风口实用价值偏小。
(三)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冷却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且所说的射流孔不会堵塞的高效风冷高炉风口。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发明高效风冷高炉风口,包括
主燃气管,用于输送高温气体;
冷气输送通道,同轴地设置于所述主燃气管外侧,构建该冷气输送通道的内壁与所述主燃气管间留有第一间隙;在该内壁的冷气进口侧周向均匀的设置有多个主喷孔,并在该内壁的其他壁段均匀的设有射流孔;以及
外壳,同轴地设置于所述冷气输送通道外侧,由耐高温材料制成。
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提出的高效风冷高炉风口是一种新型的风口,构建所说的冷气输送通道的内壁设有所说的主喷孔和射流孔,从主喷孔流入的冷空气沿所述间隙流动用于对主燃气管降温,而射流孔主要用来对主喷口喷入间隙的气体进行扰流,形成紊流,可以起到更好的冷却效果。另一方面,这种结构还使得所说的射流孔不直接暴露于外面,防止铁渣等对射流孔的堵塞。
此外,由耐高温材料制成的外壳的存在可以有效地提高构建所述冷气输送通道的使用寿命,并且,即便是外壳损坏也容易更换。
上述高效风冷高炉风口,构建所述冷气输送通道的外壁与所述外壳间设有第二间隙,在所述外壁的冷气进口侧周向均匀的设有多个主喷孔,并在该外壁的其他壁段均匀的设有射流孔。
上述高效风冷高炉风口,所述外壳内贴敷有一层缓冲介质,用于缓解外壳与容纳在其内部的构件受热膨胀的热应力。
上述高效风冷高炉风口,所述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按对应的所述主喷口的数目用隔板分隔成多个冷气通道。
上述高效风冷高炉风口,构建所述第二间隙的外壁相应于每个所述的冷气通道设有多组叉排肋。
上述高效风冷高炉风口,所述叉排肋与风口轴线呈30-45度。
上述高效风冷高炉风口,构建所述第一间隙的外壁相应于每个所述的冷气通道设有多组叉排肋。
上述高效风冷高炉风口,所述冷气通道为曲线形;所述冷气输送通道尾部设有一与构建冷气输送通道的本体可拆连接的耐高温顶盖。
上述高效风冷高炉风口,所述射流孔喷射方向与所述通道气流方向的夹角为45°~60°。
上述高效风冷高炉风口,相邻的所述通道内的射流孔和主喷孔的排布为叉排;所述主燃气管为柱形结构,所述冷气输送通道为沿其轴线的收口结构;所述主喷孔和射流孔为长方形结构。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高效风冷高炉风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缓冲层,3、射流层,4、顶盖,5、冷气通道,6、隔板,7、空气压力腔,8、主燃气管,9、冷气进口,10、主喷孔。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1,其示出了一种高效风冷高炉风口,包括
主燃气管8,用于输送高温气体;
冷气输送通道,同轴地设置于所述主燃气管外侧,构建该冷气输送通道的内壁与所述主燃气管间留有第一间隙;在该内壁的冷气进口9侧周向均匀的设置有多个主喷孔10,并在该内壁的其他壁段均匀的设有射流孔3;以及
外壳1,同轴地设置于所述冷气输送通道外侧,由耐高温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92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自动调温、补水、保护装置
- 下一篇:磁盘热拔除的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