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08049.5 | 申请日: | 2009-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1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稔;山田博;山本洋平;十鳥洋;山中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H33/66 | 分类号: | H01H33/66;H01H33/2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方晓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例如电力用的送配电设备或受电设备、具有与可动通电部连接的绝缘杆和驱动此绝缘杆的操作机构部的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开关装置,有一种开关装置如图17所示。图17是表示开关装置的截面侧视图。图17中,通过操作机构部14的未图示的驱动源驱动操作杆14b,与此操作杆14b的驱动连动,驱动杆16与支轴15一起绕此支轴15的轴心逆时针转动,与驱动杆16的另一侧16b连接的绝缘杆13被朝上方压起。与作为绝缘杆13的上端侧的一侧13a连接的可动通电轴8朝上方移动,可动通电轴8的可动侧电极7与固定通电轴6的固定侧电极5接触。通过固定侧电极5与可动侧电极7的接触,使真空断续器(日文:真空バルブ)1的电极间闭合。
此外,真空断续器1的电极间分开时,通过操作机构部14的未图示的驱动源驱动操作杆14b朝与电极闭合时的动作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动作,与此操作杆14b的驱动连动,驱动杆16与支轴15一起绕支轴15的轴心顺时针转动,与驱动杆16的另一侧16b连接的绝缘杆13被朝下方压下。与作为绝缘杆13的上端侧的一侧13a连接的可动通电轴8朝下方移动,可动通电轴8的可动侧电极7从固定通电轴6的固定侧电极5脱离,接触状态被解除。由于固定侧电极5与可动侧电极7的接触状态被解除,因此真空断续器1的电极间被分开。
但是,上述的开关装置中,为了保证对例如事故中发生的短路和产生的各种过电压具有合适的裕度,由于现有的知识是对绝缘强度设置差异并以接地优先,因此希望将绝缘强度按照对地间<异相主电路间<主电路间的顺序递增设定。这种考虑适当的裕度选定绝缘强度的方法也被称为绝缘协调。
对上述的开关装置的绝缘特性进行说明。绝缘杆13的一侧13a的可动通电部与例如位于地电位侧的金属制基台架3间的绝缘沿面距离在图7中如E所示。如图17所示,为了适当地确保绝缘沿面距离E,在绝缘杆13的一侧13a的可动通电部与例如位于地电位侧的金属制基台架3间的绝缘杆13上间隔设置多个折起部13c。
当例如事故中发生短路或产生过电压时,使短路发生在地电位侧、即基台架3侧,而不是发生在主电路间或异相主电路间。此外,在因污损或结露等而导致绝缘性能变差时,也必定使短路发生在地电位侧、即基台架3侧。通过这样将开关装置的损伤抑制成较小。
此种结构的现有的开关装置中,由于在绝缘杆13上设置折起部13c以适当地确保绝缘沿面距离E,因此选择对应开关装置的额定电压的绝缘杆13和折起部13c使用。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昭61-18581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0-353460号公报
上述的现有开关装置中,在绝缘杆13上设置折起部13c以适当地确保绝缘沿面距离E,需要选择对应开关装置的额定电压的绝缘杆13和折起部13c使用。因此,当有大负载(日文:容量)的额定电压用、中负载的额定电压用、小负载的额定电压用的使用用途要求时,需要3种绝缘杆13和折起部13c。
其结果会产生不能实现开关装置的零件的标准化、量产化也变得困难、不能实现成本降低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作,以提供一种能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成本降低的开关装置为目的。
本发明的开关装置包括:真空断续器,其配置在绝缘架内;支轴,其轴心配设成与上述真空断续器的电极间开闭方向垂直;驱动杆,其以与上述支轴垂直的形态固接于上述支轴;操作机构部,其具有与上述驱动杆的一侧连接的操作杆,通过上述驱动杆使上述支轴转动;绝缘杆,其一侧与上述真空断续器的可动通电轴连接,另一侧与上述驱动杆的另一侧连接,与上述支轴的转动连动地沿上述真空断续器的电极间开闭方向移动,使上述真空断续器的电极间开闭;以及金属制的绝缘沿面距离调整装置,其一侧配置在上述绝缘杆的一侧与上述绝缘杆的另一侧之间并与上述绝缘杆隔开规定空隙,另一侧安装于位于地电位侧的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80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子布植机与调整离子束的方法
- 下一篇:纸币存取款机构及现金自动交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