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07950.0 | 申请日: | 2009-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5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向东;袁建;陈林;李志军;童万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马敬;逯长明 |
地址: | 4011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体 腔道 牢固 定位 装置 | ||
1.一种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8),以及 与所述基座(18)固定相连的定位装置(5),其中,
与所述基座(18)固定相连的定位装置(5)包括:定位装置外壳(5a), 至少一组夹合支架(3)和旋转轴(7),每组中的所有夹合支架(3)通过旋 转轴(7)穿过支架轴孔(3b)固定在定位装置外壳(5a)上;所述定位装置 外壳(5a)上设置有用于供作用力机构(1)进出的开口通道(13),以及用 于作为气体进入与所述基座(18)固定相连的定位装置(5)通道的孔(8);
当所述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被放置在活体腔道(11)内时,气体从所 述孔(8)中抽出,腔道软组织(11a)进入间隙容积空间(3d)内,通过所 述开口通道(13)作用在支架后端(3a)的作用力,使得夹合支架(3)绕旋 转轴(7)发生转动;随着转动,夹合支架(3)的两个支架前端(3c)间开 度变小,使进入间隙容积空间(3d)的软组织受到挤压被夹紧;当夹合支架 (3)夹合到位时,活体组织被挤压,并封闭到极小的空间内,使所述活体腔 道牢固定位装置固定在活体组织壁上;所述间隙容积空间(3d)是在夹合支 架(3)闭合前,由该夹合支架(3)的两个支架前端(3c)间形成间隙容积 空间;
其中,所述夹合支架(3)上还包括支架限位机构(3e),当夹合支架(3) 夹合到位时,活体组织被挤压,并封闭到极小的空间内时,夹合支架(3)被 支架限位机构(3e)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作用 力机构(1)产生作用在支架后端(3a)的作用力,或者,由医用线牵引产生 作用在支架后端(3a)的作用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与所述基座(18)固定相连的定位装置(5)中包括一组夹合支架(3) 时,该组夹合支架(3)中包括至少两个夹合支架(3);
当与所述基座(18)固定相连的定位装置(5)中包括至少两组夹合支架 (3)时,每组夹合支架(3)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夹合支架(3);且各个夹合 支架(3)的支架后端(3a)通过引用线连接,以在同一作用力下共同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18)中包括数据采集探头或治疗机构(16),以及无线传输单 元(17),所述数据采集探头或治疗机构(16)与所述无线传输单元(17)连 接固定,所述数据采集探头或治疗机构(16)暴露于所述活体腔道牢固定位 装置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 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还包括装置释放座(19),所述与所述基座(18)固定相 连的定位装置(5)通过所述装置释放座(19)固定在释放装置(30)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体腔道牢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 放装置(30)包括:释放连接座(10),密封垫圈(21),导管(22)和固定 夹式机构(9)和供操作拿持的操作手柄(23),所述操作手柄(23)上有可 以运动的操作栓(25),以及可进入气体的气体嘴(29);所述导管(22)与 所述操作手柄(23)连接,可运动的作用力丝线(24)穿过所述导管(22)、 密封垫圈(21)固定在密封固定座上,所述密封固定座与固定夹式机构(9) 连接;所述固定夹式机构(9)嵌入在释放连接座(10)中,所述释放连接座 (10)中有一个供固定夹式机构(9)滑动的释放滑动槽(10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795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素火腿卷制工艺
- 下一篇:一种自助导游导航终端集群导游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