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分多址中继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03270.1 | 申请日: | 2009-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8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明;杨绿溪;杜颖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7/06 | 分类号: | H04B7/06;H04B7/08;H04L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彭愿洁;李文红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分多址 中继 传输 方法 装置 系统 | ||
1.一种空分多址中继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各用户发送的中继站与各用户之间信道的模值;
利用该模值和多天线信道的空间相关信息,按照并行用户支持的和吞吐量最大的准则进行用户调度并设计其预编码矩阵;
将预编码矩阵信息发送给被选中的用户,接收所述被选中的用户分别发送的各自支持的信干噪比SINR纠正量,该信干噪比SINR纠正量为被选中用户分别根据其模值及接收到的预编码矩阵信息计算得到;
根据所述被选中的用户各自支持的信干噪比SINR纠正量调整各被选中用户的编码调制水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行用户调度并设计其预编码矩阵,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选定用户集合S={i1,...,iL}作为并行发送用户集,根据信漏噪声比SLNR算法得到预编码矩阵ES=[w1,...,wL],
其中为第il用户信道矢量相关的估计值,N0,k为单边功率谱密度,Es为发送的信号功率,l=1,......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调度并设计其预编码矩阵,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具有最大信道模值的用户km,得到初始调度用户集合S(p)={km},并计算其吞吐量估计值
2)逐个遍历用户集合S(p)外的所有用户,分别计算每个遍历到的用户与用户集合S(p)构成的新用户集合所支持的和吞吐量估计值,从中选出和吞吐量估计值最大的用户集合,若其支持的和吞吐量估计值大于原用户集合S(p),则用它更新S(p),同时得到相应的预编码矩阵,否则停止用户搜索,原S(p)即为最后得到的调度用户集合;
3)使用更新的用户集合及其吞吐量估计值重复步骤2);
当和吞吐量估计值达到最大,选择相应的用户集合中用户,并确定相应的预编码矩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算法信漏噪声比SLNR确定相应的预编码矩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东南大学,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327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