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带连铸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97639.2 | 申请日: | 200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1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于艳;王波;吴建春;方园;梁高飞;王成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8/12 | 分类号: | C21D8/12;C22C38/02;C22C38/04;C22C38/06;B22D11/06;C21D1/26;C21D1/74;C21D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竺明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带连铸 冷轧 取向 电工 制造 方法 | ||
1.薄带连铸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冶炼,钢水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1%,Si≤3.5%,Mn≤2%,Al≤1%,P≤0.1%,S≤0.01%,N≤0.01%,O≤0.02%,余铁和不可避免杂质;
2)浇铸,钢水通过一对内部具有循环冷却作用的结晶辊,经过快速凝固后直接浇铸出1~5mm厚的铸带;对于硅含量<2.5wt%的中低牌号硅钢,过热度不大于25℃,带厚不小于1.5mm,控制等轴晶比例大于50%;对于硅含量>2.5wt%的高牌号无取向硅钢,过热度不大于15℃,带厚不小于1.8mm,控制等轴晶比例大于85%;
3)二次冷却,铸带从结晶辊浇铸出来后,经过密闭室,在密闭室内安装二次冷却装置,冷却速度大于20℃/s,二次冷却的控制温度范围为:1350℃~1000℃;
4)三次冷却,冷却速度不大于30℃/s,三次冷却的温度范围是1000℃~600℃;
5)卷取,卷取温度大于600℃;
6)酸洗,除磷;
7)冷轧,根据产品的厚度要求以及钢种的成分,可以一道次冷轧或者带中间退火的二次冷轧;
8)最终退火处理,退火温度850℃~1080℃;退火在可控气氛如氢气或者氢气氮气混合气体中进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带连铸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二次冷却后还可以热轧,热轧的压下率不大于15%,热轧温度900~120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带连铸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热轧压下率不大于1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带连铸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钢水成分中还包含Sn、Sb、Cu、Cr和Ni中的一种或多种,单个元素的含量不超过0.1%,总量不超过0.2%,重量百分比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带连铸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铸带厚度优选小于3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带连铸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二次冷却采用喷气冷却,冷却气体为氩气、氮气或氦气,或者是几种混合气体,冷却速度大于35℃/s。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带连铸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卷取温度优选大于68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带连铸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最终退火温度950℃~108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带连铸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如果钢水成分中的碳含量高于0.003%时,无取向硅钢必须经过脱碳退火,退火温度850℃~1080℃;使碳含量低于0.003%;退火在可控气氛如氢气或者氢气氮气混合气体中进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薄带连铸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脱碳退火退火温度优选950℃~1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763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前烤后焖式食品隧道炉
- 下一篇:轴承钢等温球化退火炉上热量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