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误报红外探测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97269.2 | 申请日: | 200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6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坤;李金良;张必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02 | 分类号: | G01J5/02;G01J5/04;G01J5/10;G08B13/19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郑暄 |
地址: | 20009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误报 红外探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探测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红外探测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防误报红外探测器,应用于安防防盗报警探测。
背景技术
现有的被动式红外线探测技术在安防报警行业已经普遍应用,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红外镜片控制探测感应范围,镜片内侧的红外传感器感应相应范围的移动红外线信号,从而产生报警信号,该报警信号再发送给报警主机处理。但国内安防企业由于电路设计能力和结构设计能力不强、研发经验不足,以及对产品的分析、定位不准确等多方面的原因,现有被动式红外探测器都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一直没有能从根本上予以解决,主要是误报率高:国内的普通红外探测器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电路设计缺陷、元件参数设计不合理、选用的元器件等级低等原因,致使其误报率普遍较高。这给用户的使用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用户是不愿意使用这样的产品的,尤其是使用过这种普通红外探测器的用户对其可靠性更加没有信心。误报率普遍偏高是国内的普通红外探测器多年来一直没能解决的非常严重的问题。例如红外传感器没有保护,暴露在上下盖之间的较大空间里,易受到气流和温度变化干扰而产生误报;外壳结构不合理,密闭性不好,外界气流和温度变化易干扰传感器;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现有的被动式红外探测器都存在“误报率高”等重大缺陷。由于普通红外探测器存在以上重大缺陷,所以其实用性不强,这就使得红外探测器的使用范围没有办法大规模推广和使用。也正是由于普通红外探测器存在以上缺陷,红外线防盗系统在民用方面的推广一直都不成功。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的缺陷进行全新的设计和改进,力求使红外探测器的误报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防误报红外探测器,该防误报红外探测器设计巧妙、误报率低、实用性大大增强、有效防盗、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防误报红外探测器具有如下构成:
该防误报红外探测器,包括壳体、红外传感器和红外镜片,所述壳体包括下壳体和固定在所述下壳体上的上壳体,所述红外镜片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上,所述红外传感器安设在所述壳体中,其特点是,所述上壳体对应所述红外传感器位置设置开孔,所述红外传感器的头部通过所述开孔对准所述红外镜片,所述红外传感器、所述上壳体和所述红外镜片形成一密闭空间,所述的红外传感器的头部位于所述密闭空间中。
较佳地,至少所述的红外传感器的头部嵌设在所述开孔中。
较佳地,所述防误报红外探测器还包括传感器保温防护部件,所述传感器保温防护部件抵靠所述开孔的周边,所述红外传感器嵌设在所述传感器保温防护部件中。
更佳地,所述防误报红外探测器还包括电路板,所述传感器保温防护部件包括上保温防护垫和下保温防护垫,所述红外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中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下保温防护垫位于所述电路板下表面上遮住所述红外传感器,所述上保温防护垫位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电路板之间并分别抵靠所述上壳体和所述电路板,且包覆所述的红外传感器的头部的周围。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保温防护垫和下保温防护垫为海绵垫。
本发明红外探测器在结构上都做了全新的设计改进,误报率低:本发明在结构上进行了优化,使在传感器、上壳体和红外镜片之间形成一个体积较小的密闭空间,,外界气流无法进入,传感器探头处于密闭空间中,可以有效防止因温度变化和气流干扰而引起的误报;传感器可以进一步置于传感器保温防护部件中,更好地防止因温度变化和气流干扰而引起的误报,同时传感器保温防护部件还具有防护缓冲作用,保护传感器避免损伤;当传感器设置在电路板中时,还对电路板起到保护作用,有利于保护电路板,减小震动损伤原件;设计巧妙、误报率低、实用性大大增强、有效防盗、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的上壳体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上壳体的后视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内部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内部结构去掉下壳体的后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72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按键电路板测试装置
- 下一篇:炉管表面荧光液自动喷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