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电动护理床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95832.2 | 申请日: | 200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4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辛绍杰;张欢欢;汪烨;叶本刚;施轶忱;黄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15 | 分类号: | A61G7/015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郑 玮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电动 护理 | ||
1.一种多功能电动护理床,包括床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床架上端的 由多块活动床板连接构成的组合式床板,以及对应于各活动床板设置的位于组 合式床板下方的抬背机构、侧翻机构和屈腿机构,所述各个机构分别用于驱动 相应的活动床板相对于床架转动;所述组合式床板包含背部床板、臀部床板、 腿部床板和脚部床板;所述背部床板由背左侧板、背中部板和背右侧板构成; 所述臀部床板由臀左侧板、臀中部板和臀右侧板构成;各板之间活动连接,臀 中部板和腿部床板分别与床架铰接;所述腿部床板能沿床长度方向弯曲;所述 抬背机构包括第一线性推杆、转动抱死器、转动摆杆、背部滚子、臀部滚子、 臀部挡板以及摆杆支撑件;所述第一线性推杆一端与床架铰接,其另一端铰接 于转动抱死器的一端;所述转动抱死器的另一端单向抱死转动摆杆底端的转轴; 所述摆杆支撑件一端焊接在床架上,其另一端与转动摆杆转动连接;所述转动 摆杆一端与床架活动连接;所述背部滚子设置在背部床板的底端,该背部滚子 与上述转动摆杆的顶端滚动连接;所述臀部滚子设置在臀部床板的底端,该臀 部滚子与上述转动摆杆的顶端滚动连接;所述臀部挡板焊接在床架上,该臀部 挡板位于背部床板和臀部床板铰接处的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电动护理床,其特征在于,上述背部床板的转动 幅度为0~70°,上述臀部床板的转动幅度为0°~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电动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翻机构包括左、 右两套侧翻装置和背中部板固定器,所述背中部板固定器设置在背中部板的底 端中央,该背中部板固定器焊接在床架上,支撑着背中部板;所述左、右两套 侧翻装置对称设置,每套侧翻装置均包括侧翻连架杆、侧翻滚子和第二线性推 杆;
所述侧翻连架杆设置在背左侧板或背右侧板的下方,上述侧翻连架杆由直 线杆和三角架构成,所述三角架位于直线杆的一端,且该三角架的一条边与直 线杆重合,该三角架的一顶点与直线杆的端点重合,所述直线杆的一端与床架 铰接,该直线杆与床架的铰接点靠近背中部板的下方;所述第二线性推杆的一 端焊接在床架上,其另一端与侧翻连架杆的三角架铰接;所述侧翻滚子设置在 背左侧板或背右侧板的底端,上述侧翻滚子与其对应的侧翻连架杆的顶端滚动 连接,使背左侧板或背右侧板绕其与背中部板的铰接点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电动护理床,其特征在于,上述背左侧板或背右 侧板的转动幅度为0°~7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电动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屈腿机构包括第 一屈腿连架杆、第二屈腿连架杆、第三屈腿连架杆、曲线前端、曲线后端、曲 线连杆、曲线铰接螺栓、转动支撑板、第一屈腿连杆、第二屈腿连杆、第三屈 腿连杆、导正滚子、滚子、脚部床板延伸板和第三线性推杆;
所述第一屈腿连架杆一端与床架铰接,其另一端焊接在曲线前端的一端, 曲线前端的另一端通过曲线铰接螺栓与曲线后端上的曲线滑槽滑动连接,曲线 后端与第一屈腿连杆的一端焊接,上述第一屈腿连杆的另一端与脚部床板一侧 连接,腿部床板分别与曲线前端和曲线后端连接,所述曲线连杆一端与曲线前 端滑动连接,其另一端铰接于曲线后端;
所述第二屈腿连架杆一端与床架铰接,其另一端与第二屈腿连杆的一端滑 动连接;所述转动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屈腿连架杆滑动连接;上述第二屈 腿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脚部床板底端的中部,所述脚部床板延伸板焊接在脚部 床板的底端,该脚部床板延伸板的一侧与第二屈腿连架杆转动连接;
所述第三屈腿连架杆近似呈“Y”字型,该第三屈腿连架杆的一端分叉为两连 接端,其另一端与第三线性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上述第三屈腿连架杆的一连 接端与导正滚子连接,其另一连接端与第三屈腿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上述第 三线性推杆的另一端焊接在床架上;上述导正滚子与第二屈腿连架杆滚动连接; 上述第三屈腿连杆的另一端与滚子滚动连接,该第三屈腿连杆内设有挡板,使 其只能绕第三屈腿连架杆单向旋转;上述滚子与第一屈腿连架杆的底端滚动连 接;上述第三屈腿连架杆的中部铰接在床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583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细叶菜栽培装置
- 下一篇:锂离子二次电池以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