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塞式轴流阀的双密封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95502.3 | 申请日: | 2009-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2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黄瑞;胡俊超;黄作兴;蓝丽辉;张其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阀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1/32;F16J15/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晓萍 |
| 地址: | 325013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轴流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活塞式轴流阀,尤其是涉及活塞式轴流阀的双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活塞式轴流阀是一种具有完全轴对称结构的阀门,流体流经的各个位置均为环形流通截面,因此流态较均匀,适用于对介质流态要求严格的大、中、小各种规格的管路系统中,应用范围广、领域宽;尤其是活塞式轴流阀的结构特征使得此阀门适用于大流量、高压差的工况,这是其它类阀门不可比拟的独特之处,也使得一些极端工况的控制得以实现。在活塞式轴流阀中往往采用双密封阀门结构,可以实现大、中、小口径阀门的密封,但是目前双密封阀门结构仍存在有待完善的方面,例如,现有的双密封阀门结构,一般都采用橡胶密封圈,由于橡胶可以被压缩,一方面作为密封圈比金属易于达到密封的目的,但也正因具有易压缩的特点使得其在介质力的冲刷下易脱出,而使阀门失去密封效果。此外,现有的双密封阀门结构的副密封采用O形环的径向密封,由于活塞运动时的摩擦,使O形环很快磨损而发生泄漏。再者,现有的双密封阀门结构在维修时,如阀门不解体,O形环就无法更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塞式轴流阀的双密封结构,密封可靠,其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塞式轴流阀的双密封结构,其密封圈固定可靠且易于更换。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塞式轴流阀的双密封结构,为达到密封所需的驱动力小,且对介质流态的影响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活塞式轴流阀的双密封结构,包括阀体,在所述阀体内可往复移动的活塞,在对应于所述活塞顶端和末端位置的所述阀体上分别设有副密封座和作为主密封座的导向套筒;其中,在所述阀体的副密封座上连接有一副密封圈,所述副密封圈的材质为橡胶,所述活塞的顶端端面上设有一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副密封圈形成副密封副;所述活塞的末端面制成为与所述活塞纵轴线成45°角的面,一主密封圈固定在所述活塞的45°面上,所述导向套筒的端面亦形成45°角的面,所述导向套筒的所述端面与所述活塞上的所述端面形成主密封副;其中所述主密封圈是橡胶制成,在所述活塞的45°端面与所述导向套筒的45°端面上分别有堆焊层。
较佳地,所述副密封圈通过一副密封圈压板藉由螺栓连接于所述副密封座上,所述螺栓沉于所述压板表面之下。
较佳地,所述主密封圈由一主密封圈压板藉由螺栓固定在所述活塞的45°端面上。
较佳地,所述副密封圈是由橡胶制成的。
较佳地,所述主密封圈是T形截面的。
较佳地,所述主密封圈压板与所述副密封圈压板均用线切割加工方法按圆的中心十字线方向切成四片。
较佳地,所述凸起的突出表面是半圆形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活塞式轴流阀的双密封结构,由于主、副密封副采用不同结构,其中既有软密封又有硬密封,即使其中一处密封失效,仍可起到密封的作用;同时在活塞式阀门开启的情况下,主、副密封副均脱开,而无摩擦不易损坏,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活塞式轴流阀的双密封结构剖视示意图,图中所示的活塞处于关闭状态;
图2是图1所示双密封结构中副密封结构I的放大图;
图3是图2所示副密封结构I中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所示双密封结构中主密封结构II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活塞式轴流阀的双密封结构剖视示意图,图中所示的活塞处于关闭状态。该双密封结构包括阀体1,在阀体1内可往复移动的活塞2,在对应于活塞2顶端和末端位置的阀体1上分别设有副密封座10和导向套筒11,该导向套筒11亦可称为主密封座。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图中所示是本发明双密封结构中副密封结构I的放大图和副密封结构I的局部放大图。在阀体1的副密封座10上连接有一副密封圈3,该副密封圈3的材质为橡胶,通过一压板4藉由螺栓5连接于副密封座10上,螺栓5沉于压板4表面之下,这样不会阻碍介质的流动以避免产生局部涡流而造成介质能量损失。
如图3所示,活塞2的顶端端面上设有一凸起21,该凸起21与副密封圈3形成副密封副。在本实施例中,凸起21的突出表面是半圆形的,但也可以是平面的。
在本实施例中,副密封圈3是L形的,压板4与之配合的面具有对应的形状,使L形副密封圈与压板4接触面增大,这样橡胶制的副密封圈3在介质流的冲刷下也不易脱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阀门有限公司,未经江南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55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现准等功率转矩特性的方法
- 下一篇:取代联苯胺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