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铝合金散热片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92164.8 | 申请日: | 200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0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余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奥达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21/08 | 分类号: | F28F21/08;F28F3/02;C22C21/08;C22C1/02;C22F1/047;B21K23/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创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卫平 |
地址: | 523828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铝合金 散热片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片制作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用于制作汽车铝合金散热片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汽车铝合金散热片采用铝合金6060国家标准(GB/T6892-2006)进行挤压成型,所得产品存在如下缺陷:1、机械性能差,如抗拉强度(140Rm/Mpa)、屈服度(100R0.2/Mpa)、硬度(9~12度)等较弱;2、产品的导电性能差,如导电率低;3、产品的可塑性差、综合性能弱。籍此,本申请人有鉴于上述习知生产汽车铝合金散热片之缺失,秉持着研究创新、精益求精之精神,利用其专业眼光和专业知识,研究出一种符合产业利用的汽车铝合金散热片的生产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铝合金散热片的生产方法,所得散热片各项性能参数相对提高,性能优良。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铝合金散热片的生产方法,以加热挤压方式制作,铝合金采用铝液再生熔铸获得,其中熔铸过程铝液中按重量比含有85%的铝锭A00及余量的边角料,生成的铝合金成份按重量比如下:
硅(Si):0.325-0.355% 镁(Mg):0.50-0.54%
铁(Fe):0.10-0.30% 铜(Cu):<0.02%
锰(Mn):<0.02% 铬(Cr):<0.02%
锌(Zn):<0.02% 钛(Ti):≤0.03%
其他单个杂质控制在≤0.05%,杂质总计小于0.15%,铝余量。
所述熔铸工艺如下:
1)熔炼温度740-755℃,熔炼时长≤4小时
2)精炼温度740-755℃,熔炼时长为25分钟
3)采用日本制造的永磁搅拌机顺、逆时搅拌,搅拌3次
4)静置时长10分钟,铝液面膜不得损坏
5)铸造前铝液提纯,采用40目高温陶瓷过滤板过滤
6)铸造铝液温度700-710℃,采用一次等速等温铸造
7)铸造冷却水温25-30℃,冷却水温一致。
所述挤压是采用1000T正向挤压机,铝合金加热温度控制在:500-520℃,保温时间≥4h,模具加热温度控制在:490-520℃,保温时间≥1.5h,挤压筒加热温度:390-420℃,挤压速度控制在6-7m/min,匀速挤压,出料温度:505-525℃,淬火采用挤压在线淬火,冷却方式为强风冷却,冷却速度控制在≥5℃/S,3分钟内冷却至150℃以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工艺简单,成本低,充分利用边角料,促进行业发展,所生产的散热片各项性能参数相对提高,性能优良。导电率达到52%左右,产品的机械性能增强,抗拉力、屈服强度、硬度(7~10度)等均达到产品性能要求,提高了产品的可塑性,综合性能增强,实现了各种特性的最佳平衡。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生产的其中一种汽车铝合金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汽车铝合金散热片的生产方法,是以加热挤压方式制作,铝合金采用铝液再生熔铸获得,其中熔铸过程铝液中按重量比含有85%的铝锭A00及余量的边角料,生成的铝合金成份按重量比如下:
硅(Si):0.325-0.355% 镁(Mg):0.50-0.54%
铁(Fe):0.10-0.30% 铜(Cu):<0.02%
锰(Mn):<0.02% 铬(Cr):<0.02%
锌(Zn):<0.02% 钛(Ti):≤0.03%
其他单个杂质控制在≤0.05%,微量元素总计小于0.15%,铝余量。
熔铸工艺如下:
1)熔炼温度740-755℃,熔炼时长≤4小时
2)精炼温度740-755℃,熔炼时长为25分钟
3)采用日本制造的永磁搅拌机顺、逆时搅拌,搅拌3次
4)静置时长10分钟,铝液面膜不得损坏
5)铸造前铝液提纯,采用40目高温陶瓷过滤板过滤
6)铸造铝液温度700-710℃,采用一次等速等温铸造
7)铸造冷却水温25-30℃,冷却水温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奥达铝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奥达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21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承力快卸组合口盖
- 下一篇:一种汽车后悬架缓冲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