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终端解除锁网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88960.4 | 申请日: | 200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2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缪海翔;房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24 | 分类号: | H04W8/24;G06F17/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终端 解除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终端解除锁网的系统,包括终端、锁网信息数据库及SIM卡, 其中:
所述终端用于向锁网信息数据库发送其国际移动设备号IMEI,所述 IMEI号以STK短消息的方式发送;根据接收到的锁网解锁码解除网络锁定;
所述锁网信息数据库用于存放所述终端的国际移动设备号IMEI和锁网 解锁码;根据接收到的IMEI号查询该终端对应的锁网解锁码,并在所述SIM 卡需要解除锁定时将该锁网解锁码发送给所述终端,所述锁网解锁码以STK 功能的点对点短消息下载SMS-PP download方式发送;
所述SIM卡具有用户识别应用开发工具STK模块,当STK模块接收到 SMS-PP download短消息后,触发STK模块的RUN AT功能,STK模块将SMS-PP download短消息中携带的解锁码作为解除锁网的AT命令的解锁参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网信息数据库还用 于存放终端使用SIM卡的号码以及终端首次使用时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IM卡具有集成电路卡 标识符ICCID,并将其存储到手机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解锁时需要根据IMEI号找到 终端对应的解锁码对该终端进行解锁,终端首次使用时间和终端使用SIM卡 号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STK短消息时在所述锁网信息数据库进行写入和修 改操作。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IM卡在第一次插入终 端连续使用一段时间后触发两个事件:将所使用SIM卡的集成电路卡标识符 ICCID存储到手机里;利用STK的提供本地信息功能获取手机的IMEI号, 然后将IMEI号以STK短消息的方式发送给所述锁网信息数据库。
6.一种终端解除锁网的方法,其包括,锁网信息数据库保存终端的国 际移动设备号IMEI和对应的锁网解锁码,终端以STK短消息的方式向锁网 信息数据库发送其IMEI号,锁网信息数据库根据接收到的IMEI号查询该终 端对应的锁网解锁码,并在SIM卡需要解除锁定时将该锁网解锁码以STK功 能的点对点短消息下载SMS-PP download方式发送给所述终端,所述终端中 插入的SIM卡具有用户识别应用开发工具STK模块,当STK模块接收到 SMS-PP download短消息后,触发STK模块的RUN AT功能,STK模块将SMS-PP download短消息中携带的解锁码作为解除锁网的AT命令的解锁参数,终端 根据接收到的锁网解锁码解除网络锁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用户识别应用开发工 具STK的主动上报命令将SIM卡的集成电路卡标识符ICCID存放到终端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每次开机时终端 内置程序将检测当前插入的SIM卡的ICCID号与终端中存储的ICCID号是否 相同,如果相同则正常使用,如果不同,STK模块将开启定时功能,在使用 一段时间后,手机将新SIM卡的ICCID号取代旧SIM卡的ICCID号存放到手 机里,然后将IMEI号以STK短消息的方式发送到锁网信息数据库,锁网信 息数据库收到该信息后将根据IMEI号检索到相应存储项,更新SIM卡卡号 信息。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利用STK的提供 本地信息功能获取终端的IMEI号,然后将IMEI号以STK短消息的方式发送 给锁网信息数据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锁网信息数据库接收 到STK短消息时将根据短消息中携带的IMEI号遍历数据库,如果数据库中 对应IMEI号的存储项中没有终端首次使用时间,则将该短消息的接收时间 作为终端首次使用时间写入数据库,如果此时已经写入了终端首次使用时 间,则不做修改,同时将发送信息的SIM卡卡号和该存储项中的SIM卡卡号 进行对比,如果发现不同,将发送该短消息的SIM卡卡号取代原存入数据库 覆盖原来的SIM卡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896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警车后部悬挂摩托车的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储物汽车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