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块状非晶基复合材料铸态韧性相晶体球状化的方法及其专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87761.1 | 申请日: | 200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5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武晓峰;张广安;周岐;伍复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45/00 | 分类号: | C22C45/00;C22C1/02;B22D27/02 |
代理公司: | 锦州恒大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 明 |
地址: | 121001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块状 非晶基 复合材料 韧性 晶体 球状 方法 及其 专用 装置 | ||
1.一种块状非晶基复合材料铸态韧性相晶体球状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按照以下工艺步骤实现的:
(1)选取具有非晶形成能力、在铸态能原位析出固溶体型韧性晶态相的合金,作为制备球状韧性相增韧非晶基复合材料的成分,将该合金成分在保护气氛下熔炼成母合金锭;
(2)将母合金锭破碎成合金块,放入石英玻璃管中;
(3)抽真空,当真空度达到5×10-3Pa后,对合金块加热,合金块熔化后温度达到液相线温度以上50~70℃,停止加热,保温2~10分钟,得到过热熔体;
(4)然后将该熔体降温至液相线温度以上5~10℃,得到低过热度熔体;
(5)对低过热度熔体施加电磁搅拌,搅拌的同时,熔体冷却至合金液相线温度以下5~35℃,应高于共晶转变温度,得到含有球状或粒状初晶的低温熔体;
(6)将该低温熔体淬入水淬池中,或者用氩气将其喷入金属型铜模中,继续电磁搅拌直至熔体完全凝固,即得到含有球状或粒状初晶的非晶基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块状非晶基复合材料铸态韧性相晶体球状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材料组成元素的原料纯度为99~99.999%。
3.一种实施权利要求1方法制备水淬试样的专用装置,包括加热炉、石英玻璃管、测温装置及水淬池,加热炉由加热元件、耐火材料层、绝缘保温材料层及上盖构成,其特征在于,在加热炉和水淬池的外面装有电磁搅拌器,在石英玻璃管上接有与真空泵相连接的真空橡胶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水淬试样的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耐火材料层构成的炉腔下部有一个底部保温层。
5.一种实施权利要求1方法制备金属型铜模试样的专用装置,包括真空室、加热炉、敞口石英玻璃管、测温装置及金属型铜模,加热炉由加热元件、耐火材料层、绝缘保温材料层及上盖构成,敞口石英玻璃管的上端有一个氩气喷管,其特征在于,在加热炉和金属型铜模的外面装有电磁搅拌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业大学,未经辽宁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776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材复合热浸镀方法
- 下一篇:液晶显示装置的阵列基板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