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载调节20KV及以下电网中调容变压器的开关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87320.1 | 申请日: | 2009-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2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07 |
| 发明(设计)人: | 邹鹏;贾继莹;栾大利;丛培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金立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29/04 | 分类号: | H01F29/04;H01H1/56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王勇 |
| 地址: | 11800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20 kv 以下 电网 中调容 变压器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20KV及以下电网中使用的调容变压器、及有载调节该变压器容 量的开关,具体说是一种在变压器有载状态下根据负荷变化自动调节变压器容量的有载 调容开关。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的节能降耗是实现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用电的负荷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在收获季节负荷最高,用电最多,要求变 压器的容量较大;其余季节用电较少,要求变压器的容量较小。同时负荷的大小也随昼 夜交替而显著变化。由于变压器本身的损耗是随变压器容量的增大而增大的,所以安装 调容量变压器可有效地解决这种电能浪费(在变压器大容量时,用电较少,产生的较大 损耗)。
目前调容变压器使用的是无励磁调容开关,它只能在变压器停电的时候由人工 操作该开关来改变调容变压器的容量。这种操作时间长、过程繁琐,同时也给用电造成 不便。由于操作这种开关十分不便,当负荷变化时没有及时操作,不能有效地发挥变压 器节能降耗作用。并且在变压器小容量时,突然增大变压器负荷会烧毁变压器。
发明内容
为了有效地发挥变压器节能降耗作用,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载调节在 20KV及以下电网中使用的调容变压器容量的开关。
调容变压器有大小两个容量,变压器在大容量时高压侧绕组为角接运行,小容 量时为星接运行。低压侧分为I、II、III三段绕组,小容量时三段绕组串联运行,大容 量时I,II绕组并联后再与III绕组串联运行。
变压器有载时要完成变压器绕组的切换任务,主要技术难点在于高压侧触头在 星角切换过程中可靠熄弧的问题。
一般而言,在有载开关中,一个触头断点的切换能力不能高于2000V,调容开 关在星角变换时切换的电压达到10000÷1.732=5773V(以相电压10KV电压等级为例, 下同),为此本发明根据串联多断口原理,将几个动静触点串联在一起形成多个断口,让 一个很高的切换电压(5773V)分担到N个断口上,如果N=5,则每个断口的恢复电压 都不高于1155V,N个动静触头一同动作完成了单个触头不能完成的任务。简要的说, 本发明的方案核心就是:将串联多断口技术应用到有载开关上,以实现对较高电压的切 换。所说的有载开关包括传动机构、快速机构、绝缘转轴、高压动触头系统、高压静触 头系统、高压过渡电阻R,低压动触头系统、低压静触头系统、低压过渡电阻R’、以及 由动、静触头系统形成的主触头和过渡触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有载开关包括主触头和过渡触头,所说的主触头是由若 干个动触头和静触头串联组成,由它们形成串联多断口;所说的过渡触头是由若干个动 触头、静触头串联组成,由它们形成串联多断口,并与过渡电阻串联;当变压器高压侧 绕组为星接时,过渡触头一端经过渡电阻接于变压器高压侧绕组的末端,主触头连接相 邻两个绕组的末端;当变压器高压侧绕组为角接时,过渡触头一端经过渡电阻接于变压 器高压侧绕组的末端,主触头的一端接在绕组的末端,另一端接在相邻绕组的始端。本 发明在完成变压器绕组的星角切换任务时,将一个切换电压平均分配到由若干个动触头 和静触头形成的多个断口,使每个断口电压低于熄弧电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变压器有载状态下根据负荷变化自 动改变变压器容量,使节能降耗目标有了可靠的保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高压动触头系统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沿T-T线剖面图,即T-T层示意图。
图4是图2沿S-S线剖面图,即S-S层示意图。
图5是图2沿F-F线剖面图,即F-F层示意图。
图6-10为高压侧绕组由角接变到星接时依次切换成每个状态的示意图,每个状 态图的右上角是该状态的电原理图,其余是高压动触头系统所对应的状态示意图。具体 是
图6是角接状态示意图。
图7是过渡状态I示意图。
图8是过渡状态II示意图。
图9是过渡状态III示意图。
图10是星接状态示意图。
图11-13为低压侧绕组由并联变到串联时的每个状态电原理图,具体是
图11是低压侧绕组并联时状态图,它对应高压侧角接。
图12是过渡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金立电力电器有限公司,未经辽宁金立电力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73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