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差别化氨纶纤维的生产方法及氨纶纤维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86542.1 | 申请日: | 200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1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束成平;盛磊;牛永亮;鲜毅;李恒;顾金根;陈克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化国际(苏州)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78 | 分类号: | D01F6/78;C08G18/66;C08G18/76;C08G18/10;D01D5/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433 江苏省太***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差别 化氨纶 纤维 生产 方法 | ||
1.一种氨纶纤维的生产方法,其使聚四亚甲基醚二醇与二异氰酸酯反应生 成聚氨基甲酸酯,然后由所述聚氨基甲酸酯纺丝得到所述氨纶纤维,其特征在 于:所述聚四亚甲基醚二醇的数均分子量为1500~2500,分子量分布为1.1~1.8, 该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预聚合:按摩尔比1∶1.6~2.0将所述聚四亚甲基醚二醇和二异氰酸 酯加入到反应釜中进行连续聚合,在温度55℃~75℃下反应3~7小时得到预聚 物,然后加入溶剂以溶解所述的预聚物得到预聚物溶液;
(2)、聚合:将所述预聚物溶液和混合胺连续不断地加入螺杆挤压动态混 合器和静态混合器内进行扩链反应,其中,预聚物与混合胺的摩尔比为1∶1.0~ 1.05,所述扩链反应在温度0℃~30℃下进行40~90分钟,得到含有聚氨基甲 酸酯的混合液;
(3)、纺丝:将所述含有聚氨基甲酸酯的混合液输送至纺丝设备进行干法 纺丝得到所述的氨纶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纶纤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四 亚甲基醚二醇的数均分子量为1800~2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纶纤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四 亚甲基醚二醇的分子量分布为1.4~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纶纤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四 亚甲基醚二醇中钨离子重量含量在10pp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纶纤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 中,所述溶剂为N,N-二甲基乙酰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纶纤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 中,扩链反应在温度5℃~15℃下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纶纤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混 合液的固含量为30%~4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纶纤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胺 为乙二胺、丙二胺、戊二胺和二乙胺中的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9.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生产方法生产得到的氨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 氨纶纤维的数均分子量在15万~20万之间,分子量分布为1.6~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化国际(苏州)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未经中化国际(苏州)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654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挡位可变的二十挡重型卡车变速器
- 下一篇:小型风冷油扩散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