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插座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85673.8 | 申请日: | 200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2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徐金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广大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16 | 分类号: | H01R13/516;H01R13/502;H01R13/73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55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座,尤其涉及一种美观大方的插座。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插座种类繁多,形状各异,通常插座主要由外壳和本体组成,其中,本体是固定于外壳内,外壳顶部设有于本体对应的开孔,插座外壳通过紧固件固定于墙壁上。由于此种插座直接通过紧固件安装于墙壁上,使得紧固件直接暴露于外,影响室内装修的整体美观。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便于安装拆卸且美观大方的插座成为本发明所要进行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装拆卸方便,美观大方的插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插座,包括具有一开口的插座框体、设置于插座框体的本体,该本体正面设置有与电器设备连接的插孔,反面设置有与主电路相连的接线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还包括一中央带孔的面板,所述面板反面设有插脚,所述插座框体开设有用于安装的固定孔,所述插座框体还设有与插脚对应的插孔。
优先地,所述固定孔开设于插座框体的相对的两侧。
优先地,所述插脚设置于面板的四个转角附近。
优先地,所述插孔设置于插座框体的四个转角附近。
本发明揭示的插座,插座外设置有面板,隐藏了安装螺钉,美观大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装配好的插座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本体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插座框体连接示意图。
图中,1是面板,2是本体,3是插座框体,21本体的一个侧面,22挂钩,23是接线孔,31是插孔,32是固定孔,33是钩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插座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插座主要包括插座框体和安装在插座框体上的本体,其中,本体为模块化设计,可方便安装和拆卸。本发明实施例中,本体是插座的核心部件,主要包括接线柱和弹性导电座片,接线柱通过接线端口与主电路相连,弹性导电座片通过本体上的与接线孔电器设备相连。
如图2所示,图中本体相对的两侧设有挂钩,作为本时实施例的优先实施方式,每侧的挂钩数量为2个,同时,本体相对的两侧面还设有2个突起。本发明实施例中,插座框体相对的两内侧面分别设置有4个钩槽。安装到位时,该钩槽与挂钩能够吻合的锁扣在一起,以及,突起可以容纳于钩槽内,提高插座框体与本体的安装强度,使本体更牢固地固定于插座框体上,实现本体的固定。另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体上设置钩槽,插座框体内侧设置挂钩;或者是在框体内侧设置突起,也能达到固定本体的效果。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挂钩、钩槽、突起的数量并不是一定的,只要挂钩、突起能够与钩槽实现紧密锁扣,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畴之内。
请继续参阅图1并结合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插座框体还设有固定孔,通过紧固件可以将插座框体安装于墙壁表面。同时插座框体上进一步安装有中央带孔面板,面板的四个角附近设有插脚。对应地是,插座框体上设有与插脚对应的插孔,从而使面板固定于插座本体上,能够使安装插座的紧固件隐藏在面板后,美观大方。
以下是本发明所述插座的安装方法:
首先,将本体压入插座框体内,本步骤关键之处在于,需将挂钩和钩槽位置对应。
其次,通过紧固件与固定孔的配合,将插座框体安装于墙壁上。
最后,将面板的插脚与插座框体的插孔对准,并用力将插脚压入插孔内,实现面板的安装。
本发明揭示的插座,插座外设置有面板,隐藏了安装螺钉,美观大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广大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广大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56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