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电机用电刷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85556.1 | 申请日: | 200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4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杨长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长根 |
主分类号: | H01R43/12 | 分类号: | H01R4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4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电机 用电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电机用电刷的制造方法,应用于工业大型交直流电机,或进口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生产的J201电刷是由铜粉、石墨粉、中温沥青组成,经混和过筛,压制成各种不同规格的生坯,通过热处理后形成半成品,经机械加工制成电刷成品,这种电刷由于配方和工艺的局限性,其润滑性和导电性能较差,用于大功率电机时,特别用于进口电机上产生火花大,温升快,无法快速形成氧化膜,不能保证电机正常运行。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改进配方,增添新型耐磨材料,提高电刷的物理性能,确保电刷体积密度的均匀性,增加浸渍工艺,改善坯料强度,达到减小电压降,降低火花等级,促其快速行成氧化膜,实现电刷具有优良的耐磨性,延长电刷,电机滑环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具有优良的高耐磨性能延长电刷,电机滑环的使用寿命的一种工业电机用电刷的制造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工业电机用电刷的制造方法,其电刷材料以200公斤组分由如下组分配制而成:
所述的二硫化钨,它能大幅度降低材料的摩擦系数,增加了材料的耐磨性能;
所述的油酸的活性分子用来激活石墨分子层边缘的活性分子,使它与金属粉末能很好形成化学吸附作用,改善了压型效果,从而改善了电刷材质的结构性能,其生坯的密度均匀性,得到保证,提高了电刷材质的抗折强度。
所述的胶质粉起粘合剂作用;
所述的酚醛树脂,环氧树脂与工业酒精混合其混合树脂液对电刷材料进行浸渍处理,目的是为了提高材质强度加快行成好的氧化膜,防止拉伤电机滑环,提高电刷的高耐磨性。
一种工业电机用电刷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的步骤:
1)、将铜粉装入混和桶内,加入二硫化钨,活性剂油酸,预混和半小时,停机加入胶质粉,闭盖混合1小时,停机将桶内料粉取出过筛,在装入混和桶内,混和2小时,停机出料。
2)、将桶内料粉取出检查检查合格后的料粉,按照压型工艺规定的生坯假比重调试压力,将料粉称重加入模具内,通过液压设备压制成一定比重的生坯,经过热处理工艺烧成半成品毛坯;
3)、烧制合格的半成品毛坯,再进行浸渍工艺处理,按照配方比例,将酚醛树脂,环氧树指,工业酒精,配制成浸渍液,把半成品毛坯,放入浸渍釜,加入浸渍液,进行浸渍处理;
4)、浸好后制品取出浸渍釜,平放专用托板上自由晒干24小时,放入烘箱,低温烘干,按图纸要求加工成电刷成品。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优点:
本发明由于在原材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二硫化钨,提高了电刷的润滑性,在压制工艺中加入活性剂油酸,有效的改善材料内部的结构,保证材料的整体均匀性,,解决了掉炭粉现象。通过浸渍处理工艺,提高了电刷材料的耐磨性,氧化膜行成快,增强了控制火花的能力,提高了电刷的使用寿命。电刷润滑性能好,氧化膜生成快,控制火花能力强,耐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其各项性能指标达到日本CM9电刷水平,优于国家J201材质,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因此用本发明制造的电刷,完全能够替代进口产品,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市场前景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描述本发明,提供了以下的实施例。
其电刷材料以200公斤组分由如下组分复配而成:
所述的二硫化钨,它能大幅度降低材料的摩擦系数,增加了材料的耐磨性能;
所述的油酸的活性分子用来激活石墨分子层边缘的活性分子,使它与金属粉末能很好形成化学吸附作用,改善了压型效果,从而改善了电刷材质的结构性能,其生坯的密度均匀性,得到保证,提高了电刷材质的抗折强度。所述的胶质粉起粘合剂作用;
所述的酚醛树脂,环氧树脂与工业酒精混合其混合树脂液对电刷材料进行浸渍处理,目的是为了提高材质强度加快行成好的氧化膜,防止拉伤电机滑环,提高电刷的高耐磨性。
一种工业电机用电刷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1)、将铜粉装入混和桶内,加入二硫化钨,活性剂油酸,预混和半小时,停机加入胶质粉,闭盖混合1小时,停机将桶内料粉取出过筛,在装入混和桶内,混和2小时,停机出料。
2)、将桶内料粉取出检查检查合格后的料粉,按照压型工艺规定的生坯假比重调试压力,将料粉称重加入模具内,通过液压设备压制成一定比重的生坯,经过热处理工艺烧成半成品毛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长根,未经杨长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55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