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荧光灯灯管的对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82537.3 | 申请日: | 2009-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2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徐耀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凯森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9/26 | 分类号: | H01J9/2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003 江苏省常州市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灯 灯管 对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荧光灯灯管的生产领域,尤其是一种荧光灯灯管的对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整个灯具行业,在制造灯管时都采用的是传统的火焰加热,使玻璃管 溶化后进行对接的工艺。该工艺存在的问题如下:1、大量使用人工,生产成本 高;2、由于是大批量的人工操作,操作工的水平、敬业程度有所不同,所以在 产品的一致性方面不能得到充分控制;3、由于使用传统工艺,煤气或天然气、 氧气的大量使用是不可避免的,这些因素又给车间的安全带来很多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将灯 管对接,不需使用火的一种荧光灯灯管的对接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荧光灯灯管的对接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
(一)、用固定夹具将灯管固定;
(二)、在灯管的对接断面上涂上稠状载体,稠状载体是玻璃粉或陶瓷粉与 有机溶剂调配而成;
(三)、将灯管进行对接;
(四)、将对接好的灯管放入粘接炉道内,进行加温处理,稠状载体加热熔 化,经过保温,使灯管的断面和稠状载体溶液接触,再进行降温处理,在降温 的过程中,稠状载体在灯管的两个断面形成结晶体,将灯管粘接在一起,成品 成型;温度处理的过程为预热-升温-烧结-保温-降温-室温,炉温在预热后升温 至200℃,并继续升温至500℃,然后进行烧结和保温,最后逐步降温从500℃ 至360℃至80℃至室温,预热至升温时间为20m,升温至烧结的时间为20m,烧 结至降温的时间为40m,降温至室温的时间为1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工艺使荧光灯管在制作时不需用火烧结对 接,提高了安全性、产品的成品率和生产效率,减少了产品因内部应力产生破 裂的几率,适用于普遍的灯管制造行业。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荧光灯灯管的对接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
(一)、用固定夹具将灯管固定;
(二)、在灯管的对接断面上涂上稠状载体,稠状载体是玻璃粉或陶瓷粉与 有机溶剂调配而成;
(三)、将灯管进行对接;
(四)、将对接好的灯管放入粘接炉道内,进行加温处理,稠状载体加热熔 化,经过保温,使灯管的断面和稠状载体溶液接触,再进行降温处理,在降温 的过程中,稠状载体在灯管的两个断面形成结晶体,将灯管粘接在一起,成品 成型。
温度处理的过程:预热-升温-烧结-保温-降温-室温,炉温在预热后升温至 200℃,并继续升温至500℃,然后进行烧结和保温,最后逐步降温从500℃至 360℃至80℃至室温。
其中预热至升温时间为20m,升温至烧结的时间为20m,烧结至降温的时间 为40m,降温至室温的时间为1h。
稠状载体是玻璃粉或陶瓷粉与有机溶剂调配而成,有机溶剂可以为醋酸丁 酯、乙酸乙戊酯或具有等同效果的有机溶剂。
在制作过程中,灯管的对接成了灯管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本工艺是采用 高温对灯管的稠状载体进行加温,使稠状载体和灯管断面进行高温结晶,使灯 管结合成一个整体的处理工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高温对稠状载体进行 处理,同时还要置换出灯管玻璃中有机物燃烧而产生的有害气体,又要减少灯 管玻璃内部的应力,以防止开裂和爆炸。
根据灯管的材料不同,稠状载体的选择和配方有所不同,炉温曲线的调整 也有所不同,从而保证灯管的粘接质量、制作成本,适用于各种荧光灯灯管。
灯管的形状,可以做成圆环形、矩形、椭圆形或其他形状。
使用本发明的工艺,只要将灯管的材料、稠状载体的配方、炉温曲线调整 好,操作人员就可以批量进行生产,产品从粘接到退火的过程都是自动完成的, 所以产品的一致性是可以得到保证的,避免了因人工操作的水平高低,引起的 产品不一致,由于本工艺的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程序文件控制,对于各工段 的操作人员只要按照操作规程执行,这样即使是普通的操作人员,也可以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凯森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凯森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25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栈接入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显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