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连式绕线轴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80178.8 | 申请日: | 2009-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0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目黑文仁;中塚智巳;佐藤诚二;中野武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41/08 | 分类号: | H01F41/08;H01F17/06;H01F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恒律师事务所 11306 | 代理人: | 梁永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连式绕 线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连式绕线轴。
背景技术
已知分别安装多个线圈来进行使用的各种电子部件。作为实例,可以列举出光学拾波器(pick-up)或电动机的驱动线圈。
在现有技术中,在获得多个线圈时,主要采用了在数量与绕线轴相同的卡盘夹具上逐个安装绕线轴,并通过卷线机来分别卷绕金属线的方式。
另一方面,与沿卷轴方向连接多个绕线轴的多连式绕线轴相关的各种发明也为人周知。
在以下的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下述发明:将一分为二的磁芯作为绕线轴,预先分别卷绕金属线,并将它们180度对置连接,从而形成一条长条形的磁芯。
此外,在以下的专利文献2至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下述多关节绕线轴的发明:在将通过柔性部件或铰链连接的多个绕线轴配置在一条直线上的状态下,卷绕金属线,在将绕线轴之间弯曲90度或180度之后进行安装。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188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平5-8201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2831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实开昭58-1316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的发明是在短尺寸的绕线轴上卷绕金属线并将它们组合成一体来得到长尺寸的绕线轴的发明,而不是将多个线圈分别安装在任意位置来进行使用的发明。此外,上述专利文献2至专利文献4所记载的发明是与多关节绕线轴相关的发明,由于绕线轴之间彼此并没有分离,所以无法将卷成的线圈安装在电子部件的任意位置。
因此,如上所述,在将多个线圈安装在电子部件的任意位置时,对各个绕线轴分别卷绕金属线来制作线圈,并将从各线圈延伸出的金属线端部分别单独扎绕在电子部件上来实现安装。
因此,在制作线圈时,包括相对于卡盘夹具进行绕线轴的安装和拆除的卷线工作时间(tact)非常大,在对电子部件进行线圈安装时,连接各线圈的金属线端部的扎绕安装工作时间也非常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卷线的绕线轴,其可以降低针对绕线轴的卷绕工作时间或针对电子部件的安装工作时间,并且可以将多个线圈分别安装在任意位置。
在本发明的多连式绕线轴中,多个可彼此分离的,且分别具有卷线部的分割绕线轴沿着卷轴方向进行连接,并且所述分割绕线轴之间相对于所述卷轴方向的旋转角度是可变的。
根据上述发明,可以通过卷线机对沿卷轴方向连接在一起的多个分割绕线轴所构成的多连式绕线轴,一体地卷绕金属线,因此,可以降低每个绕线轴(分割绕线轴)的卷线工作时间。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多连式绕线轴,可以通过金属线电气串联多个分割绕线轴来构成一系列的线圈部件。因此,对电子部件安装线圈部件时应该扎绕的金属线端部的数量仅为与一系列线圈部件的两端对应的端部的数量,从而可以降低安装工作时间。
此外,本发明的多连式绕线轴可以在改变邻接的分割绕线轴之间的旋转角度的状态下彼此连接。因此,通过在改变旋转角度而彼此连接的多连式绕线轴上卷绕金属线,可以无需改变各分割绕线轴的卷绕开始位置和卷绕结束位置,而使分割绕线轴之间的卷线长度发生变化。因此,通过根据电子部件上的绕线轴(分割绕线轴)的安装间隔而预先调整分割绕线轴之间的旋转角度并使彼此连接的方式,可以得到可以安装在各种电子部件上的线圈部件共同的多连式绕线轴。
此外,作为更加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多连式绕线轴中,上述分割绕线轴可包括在与上述卷轴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突出的端子部。
此外,作为更加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多连式绕线轴中,上述分割绕线轴可包括突起部,该突起部用于与其他分割绕线轴连接并沿所述卷轴方向突出而形成。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结构要素无需每个均是独立的存在,可以是多个结构要素形成为一个部件、或一个结构要素由多个部件形成、或某个结构要素是其他结构要素的一部分、或某个结构要素的一部分和其他结构要素的一部分重复等等。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多连式绕线轴,可以降低针对各个绕线轴的卷线工作时间,将在该绕线轴上卷绕金属线而获得的多个线圈安装在电子部件的任意位置上,并且可以降低对于电子部件的安装工作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一例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连式绕线轴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变更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分割绕线轴之间的旋转角度的多连式绕线轴的立体图;
图3a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分割绕线轴的后视立体图,图3b是其前视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未经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01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