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除去了噪音的电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74074.6 | 申请日: | 200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8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织田大原重文;浦河宪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10 | 分类号: | H02M3/10;H04R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 |
地址: | 新加坡新加坡*** | 国省代码: | 新加坡;SG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去 噪音 电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具有开关元件的电源装置在轻负载时的效率,同时除 去噪音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笔记本型电脑(以下称为笔记本PC)中,DC/DC变换器将AC/DC适 配器输出的直流电压变换为预定的直流电压。另外,笔记本PC具备对蓄电池 充电的充电器。AC/DC适配器、DC/DC变换器以及充电器具备用于接通切断 输入的直流电压,得到预定的直流电压的开关元件,也被称为开关稳压器。
开关稳压器在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以及PFM(Pulse Frequency Modulation)等动作模式下,控制开关元件的一周期中的导通期间以及关断期 间或者其中的某一方,来输出恒定的直流电压。在PWM模式下,使得与导通 /关断开关元件的周期相对应的开关频率(以下称为动作频率)恒定来控制导 通期间,在PFM模式下,使导通期间恒定来控制关断期间,由此,将二次侧 的平均电压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PWM模式因为动作频率恒定,用于降低噪 声的滤波器的设计容易,在大量的开关稳压器中得到使用,但具有轻负载时的 开关损失大的缺点。
为了弥补PWM模式在轻负载时的缺点,采用了间歇模式这样的动作模 式。间歇模式也被称为跳越模式、突发模式、或者休眠模式等。在采用了间歇 模式的开关稳压器中,监视负载电流或负载电压,在重负载时在PWM模式下 进行动作,在轻负载时在间歇模式下进行动作。在间歇模式下通过使动作频率 低于PWM模式时的动作频率,可以降低开关损失。
在间歇模式下,随着负载减小降低动作频率,在无负载之前可以生成恒定 的输出电压。此时,当负载减小时,开关元件的动作频率变得小于作为可听频 率上限的20kHz。在无负载时,仅流过由电源装置中包含的电容器、电阻等的 电路常数决定的微小电流,频率降低到10Hz左右。因此,轻负载时,构成开 关稳压器的电感器以及电容器以可听频率进行振动而产生噪音。构成开关稳压 器的元件相对于基板的物理配置、安装方法、以及紧固力等与噪音产生的原因 相关。另外,元件的容量以及材料等个体差异或环境温度等也与该原因相关。 并且,噪音由于各原因综合作用而发生,而且,由于元件随时间恶化,因此难 以完全控制噪音,并且难以在较长的期间内保证这一点。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检测汽车的噪音,对PWM控制的变换器的载波频率进 行控制的技术。在该文献的发明中,直接检测基于伴随车辆移动而产生的风声 和路面噪声等的车内噪音,在该检测噪音增大,PWM控制的载波频率引起的 噪音消除了该噪音的高速行驶时等,载波频率降低,开关部的电力变换效率提 高;在车内的检测噪音减小,载波频率引起的噪音相对增大的低速行驶时等, 开关部的载波频率增大,抑制噪音。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开关稳压器,其采用了通过调节开关稳压器的电流 限制,在轻负载时降低可听噪声的导通/关断控制。该文献的发明所涉及的开 关稳压器包含状态机,该状态机根据反馈信号值的图形调节开关稳压器的电流 限制,上述反馈信号值来自与先行的驱动信号的N个周期相对的电源的输出。 状态机在通过变压器的磁通量密度足够小,降低了可听噪声产生之前,为了将 开关稳压器的动作频率降低到可听频率范围内,不跳过周期地在轻负载时将电 流限制调节得较低。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开关稳压器,通过自动跳越(auto skip)电路检测 是轻负载还是重负载,在为重负载时在PWM模式下进行动作,在轻负载时在 主输出晶体管的开关频率降低的跳越模式下进行动作,并且,即使从重负载的 状态成为轻负载的状态,直到成为轻负载的状态持续预定期间为止,不转移到 跳越模式。
当对于实施了噪音措施的同一形式的多个笔记本PC在制造时进行噪音测 试时,有时在若干笔记本PC中观测到超过基准的噪音。在这种情况下,需要 重新设计该形式的全体笔记本PC的噪音措施,作为避免该问题的一个方法, 代替间歇模式而采用无噪音模式。无噪音模式是即使在间歇模式中负载进一步 减小,动作频率也不会低于20kHz地进行控制的动作模式,不产生噪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未经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40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废弃材料处理系统
- 下一篇:电子部件用封装体、压电器件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