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适应多速率调整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73778.1 | 申请日: | 2009-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7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 发明(设计)人: | 罗小冬;邹秀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W28/08;H04W88/18;H04W92/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 刚;吴孟秋 |
| 地址: | 518057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速率 调整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适应多速率调整 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nd Genaration,简称为2G)全球移动 通信(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为GSM)网络 在中国已经发展多年,中国移动有着一张良好覆盖的全国性GSM 网络,当前GSM网络的建设已经相当成熟,具有良好的覆盖性和 稳定性,可以提供优质的话音服务,未来仍会是良好的语音业务承 载网,这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另一方面,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3rd Genaration,简称为3G)技术的不断成熟,商用进程的加快, 以及在全球的逐步推广和应用,3G网络以其更高的频谱利用率,和 能够提供更丰富个性化的业务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相对于2G系统, 3G网络在对数据业务的支持上有很大的提升,对于移动Web接入、 音频流、视频流,及IP多媒体呼叫等的支持都更加完善。所以,2G 和3G系统共存将是一种长期存在的局面。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 为3GPP)国际标准协议中有2G和3G无线接入系统间的一个标准 接口Iur-g,该接口不支持用户业务数据信息的传输。在当前2G和 3G系统共存的背景下,特别是由3G到2G的语音切换中,通过RNC 和GSM之间的逻辑接口(Iur Interface between RNC and GSM,简 称为Iur-g)接口传输用户业务数据,来提高切换成功率保证系统间 负荷均衡非常必要。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通过Iur-g接口切换前后用户面数据流向 的示意图。
鉴于此,可以通过Iur-g接口提供一种无线接入系统间的业务数 据传输的方法。如图1所示,通过3G的无线接入网元RAN和2G 的无线接入网元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简称为BSC) /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为BTS)BTS之间的接口Iur-g, 传输用户业务数据,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简称为RNC)根 据终端的测量上报通过Iur-g接口通知BSC进行切换准备,其中包 括BSC和RNC之间转发用户面数据的端口号,BSC分配好空口资 源并确定端口号可用之后给RNC返回切换准备完成。RNC收到成 功响应消息后通过已经协商好的端口号进行数据的透明转发。
2G和3G系统,由于支持的用户面语音算法不同,将导致不同 的操作。3G系统目前支持两种AMR语音算法,包括通用移动通信 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简称为UMTS) 自适应多速率算法(Adaptive Multi-Rate,简称为AMR)UMTS_AMR 和UMTS_AMR2;而2G系统支持的语音算法主要是FR_AMR和 HR_AMR。AMR算法系列的主要优点,在于能够根据无线质量或 者系统负载情况进行相关的速率动态调整。2G系统使用速率模式请 求(Codec Mode Request,简称为CMR)进行速率请求,每40ms 或者2帧发送一次,与速率模式指示(Codec Mode Indication,简称 为CMI)。交换轮询进行。3G系统则是在RNC侧使用RATE CONTROL消息进行速率请求,但是两种语音算法通用移动通信系 统自适应多速率算法(UMTS_AMR)和通用移动通信系统自适应 多速率算法二(UMTS_AMR2)的调整模式不一致。UMTS_AMR 是20ms(一帧时间内)可以任意进行调整;而UMTS_AMR2则是在 上行是40ms进行调整,下行方向是20ms进行调整。
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的Iur-g的用户面之间接口的示意图;图3 是根据相关技术的RFC4867的AMR接口格式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37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化工实验装置
- 下一篇:室内空气净化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