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检票机和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69692.1 | 申请日: | 2009-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6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松原广;明星秀一;池田明;薮田晶庆;江上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信号株式会社;财团法人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7B11/00 | 分类号: | G07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权鲜枝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检票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置于车门口处、与该车门口的车门的开闭相关联工作的车载检票机。
背景技术
对配置在公共汽车、有轨电车、铁道车辆等的车门口处的车载检票机进行了研究、开发(参照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7-1334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将车载检票机配置在车辆的车门口时,有如下要求:尽量不损害乘车的便利性,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上下车,不打扰正在乘车的乘客,抑制由配置车载检票机引起的车辆内部空间减少,尽量不减少额定乘车人数。为了满足这些要求,需要开发如下的检票机:尽量地缩短乘客通行方向(上下车方向)的长度,有效地利用车门口的全部宽度,尽量地扩大检票机的有效可通行宽度。
但是,在构成增宽型并且上下车方向长度较短的检票机时,有可能出现上车的人和下车的人想同时通行的状态。特别地,在车门开启的一瞬间,有可能出现想上车的乘客和想下车的乘客想要同时通过检票机的状态。另外,从乘客的角度来看,无法在一瞬间判断在上车侧和下车侧究竟哪一方先通过更好,会出现所谓的对视的状态。在出现这种状态时,无法顺利地引导乘客上下车,反而延长了上下车的时间,甚至有可能导致乘客之间的纠纷。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通过配置在车门口处、与该车门口的车门的开闭相关联工作的车载检票机实现合理的上下车引导。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置于车门口处、与该车门口的上下车门的开闭相关联工作的车载检票机,包含:
下车用车票处理部和上车用车票处理部,其能够在车票受理部拒绝受理车票的拒绝受理状态和受理车票并进行该车票的检票处理的可处理状态之间实现状态变化;以及
车票处理部控制部,其至少在
(1)下车优先模式:其使上述下车用车票处理部成为可处理状态,使上述上车用车票处理部成拒绝受理状态;以及
(2)上下车受理模式:其使上述下车用车票处理部和上述上车用车票处理部这两者都成为可处理状态,在一方车票处理部受理了车票的情况下,在直到该车票处理结束为止的期间内,使另一方车票处理部成为拒绝受理状态,
这两种模式之间切换,控制上述下车用车票处理部和上述上车用车票处理部,并且在上述车门刚开启之后到上述下车用车票处理部的车票受理待机时间达到规定时间为止执行上述下车优先模式下的控制。
另外,另一个发明也可以是一种车载检票机的控制方法,该车载检票机具备可以在拒绝受理状态和可处理状态之间进行状态变化的下车用车票处理部和上车用车票处理部,被配置于车门口处、与该车门口的上下车门的开闭相关联工作,所述车载检票机至少在
(1)下车优先模式:其使上述下车用车票处理部成为可处理状态,使上述上车用车票处理部成为拒绝受理状态;以及
(2)上下车受理模式:其使上述下车用车票处理部和上述上车用车票处理部这两者都成为可处理状态,在一方车票处理部受理了车票的情况下,在直到该车票处理结束为止的期间内,使另一方车票处理部成为拒绝受理状态,
这两种模式之间切换,控制上述下车用车票处理部和上述上车用车票处理部,并且在上述车门刚开启之后到上述下车用车票处理部的车票受理待机时间达到规定时间为止的期间内执行上述下车优先模式下的控制。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合理的上下车引导,在车门刚开启之后设为下车优先,先使下车的乘客下车,然后使上车的乘客上车。
参照后面的说明和附图来明确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特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车载检票机的外观的一例的图。
图2是表示车载检票机的功能结构的图。
图3是检票机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下车优先模式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上车优先模式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上下车受理模式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车载检票机系统的功能结构的图。
图8是表示检票机分别控制方案数据的数据结构的一例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载检票机;110:综合处理部;121:下车用车票处理部;122:上车用车票处理部;21:下车用车票受理部;22:上车用车票受理部;41:下车侧报告部;42:上车侧报告部;51、52:驱动部;60、62:通行门;70:通信部;900:存储部。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信号株式会社;财团法人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未经日本信号株式会社;财团法人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96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