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式绝缘子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68508.1 | 申请日: | 200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0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亚;王绍武;滕国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泰光电力器材厂;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7/04 | 分类号: | H01B17/04;H01B3/28;H01B17/4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25502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绝缘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悬式绝缘子,属于输电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国的电网日益发达。电网架线中用 到的各种部件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绝缘子就是其中的一种。绝缘子俗 称瓷瓶,它是用来支持导线的绝缘体。绝缘子可以保证导线和横担、 杆塔有足够的绝缘。它在运行中应能承受导线垂直方向的荷重和水平 方向的拉力。它还经受着日晒、雨淋、气候变化及化学物质的腐蚀。 因此,绝缘子既要有良好的电气性能,又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绝缘 子的好坏对线路的安全运行是十分重要的。
绝缘子按结构可分为支持绝缘子、悬式绝缘子、防污型绝缘子和 套管绝缘子。架空线路中所用绝缘子,常用的有针式绝缘子、蝶式绝 缘子、悬式绝缘子、瓷横担、棒式绝缘子和拉紧绝缘子等。绝缘子的 电气性故障有闪络和击穿两种。闪络发生在绝缘子表面,可见到烧伤 痕迹,通常并不失掉绝缘性能;击穿发生在绝缘子的内部,通过铁帽与 铁脚间瓷体放电,外表可能不见痕迹,但已失去绝缘性能,也可能因 产生电弧使绝缘子完全破坏。对于击穿,应注重检查铁脚的放电痕迹 和烧伤情况。
目前,常规的悬式绝缘子是由陶瓷或者玻璃等材料制作的,尤其 是瓷绝缘子已经存在了上百年,但是陶瓷或者玻璃的密度大,对铁塔 具有巨大的压力,对铁塔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悬式绝缘 子,其重量轻,可以减轻对铁塔的压力,拆卸和安装都较为方便。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悬式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式绝缘子的材料为硅橡胶。
优选地,所述硅橡胶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优选地,所述甲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的分子量为30万~70万。
优选地,所述硅橡胶中包含有助剂。
优选地,所述助剂包含白炭黑、氢氧化铝粉、氧化铁中的至少一 种。
优选地,所述绝缘子包括大伞和小伞。
优选地,所述大伞和小伞串联排列。
优选地,所述大伞和小伞串联成的串体与压环连接。
优选地,所述压环与球头连接。
优选地,所述大伞和小伞串联成的串体的数目为两个。
本发明所提供的悬式绝缘子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硅橡胶材料来 制作,相对于瓷悬式绝缘子或者玻璃悬式绝缘子,由于密度低,重量 得到了极大的减轻,可以减少对铁塔的负荷,拆卸和安装都较为方便。
本发明提供的悬式绝缘子,特别适用于输电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所提供的悬式绝缘子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5所提供的悬式绝缘子的示意图。
图中各标记为:
1——球窝,2——锁紧销,3——密封圈,4——上均压环,5—— 护套棒,6——大伞,7——小伞,8——下均压环,9——球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 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阐述和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使用的硅橡胶的主体硅橡胶材料为甲基乙烯基硅橡 胶,是采用八甲基环四氧硅烷(简称D4)经高温开环,再聚合反应, 然后加入乙烯基和封头剂而形成的链型螺旋状硅氧烷分子结构,分子 量一般为30-70万。
本文中所指的硅橡胶是指硅橡胶做成的部件。主体硅橡胶材料是 制作硅橡胶的主要原料,一般是指高分子聚合物。也就是说,主体硅 橡胶材料在添加硫化剂、补强剂等各种助剂之后,通过加热压制成型 的部件称之为硅橡胶,也可以称之为硅橡胶复合材料。
硅橡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两个步骤:
a)将包括主体硅橡胶材料在内的各种原材料按比例进行称量; 再将甲基乙烯基硅橡胶(43%)、白炭黑(20%)、氢氧化铝微粉(30%) 放入捏炼机进行炼40-60分钟;加入氧化铁红(7%)(原料中为重量比 例)等其他原料捏炼40分钟左右,待胶质细腻均匀后取出;然后,在 开炼机上进行薄通,合胶;再放入加热式捏炼机进行热炼;最后,在 加压式捏炼机加入硫化剂捏炼,形成混炼胶。
b)将混炼胶加入模具,在高温、高压下硫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泰光电力器材厂;国家电网公司,未经淄博泰光电力器材厂;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85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