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息处理设备、解码处理设备和信号传输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68397.4 | 申请日: | 2009-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7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 发明(设计)人: | 杉田武弘;福田邦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3M9/00 | 分类号: | H03M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杜 诚;陈 炜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信息处理 设备 解码 处理 信号 传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设备、解码处理方法和信号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以移动电话为示例的移动终端通常包含作为用户操作的操作部分和显示信息的显示部分之间的连接部分的可移动构件。例如,折叠移动电话的开/关结构是这种活动构件的典型。此外,最近的移动电话除了呼叫和邮件功能之外还具有图像观看功能或成像功能,因而连接部分需要能够复杂地根据用户的使用而活动。例如,当使用图像观看功能时,用户期望使显示部分朝向用户并且弃用对观看而言不必要的操作部分。因而,期望一种结构,当移动电话被用作普通电话、被用作数字照相机、被用作电视机等等时,该结构允许显示部分的方向或位置根据其用途而变化。
事实上,通过操作部分和显示部分之间的连接部分连线有大量信号线和供电线路。例如,在显示部分中数十根连线并联连接(参见图1)。因而,如果能够进行上述复杂运动的活动构件被用作连接部分,则这种连线的可靠性等等将明显降低。出于这些原因,所使用的技术正从并行传输方法转移到串行传输方法(参见图2)以减少连接部分中的信号线数量。自然地,出于类似原因的技术转移不局限于移动电话的情况,并且存在于要求复杂接线的各种电子设备的情况。除了上述原因之外,串行化也设法降低电磁噪声(EMI:电磁干扰)。
在串行传输方法中,在根据预定方法编码之后发送传输数据。作为编码模式,使用例如NRZ(不归零)编码模式、曼彻斯特编码模式或AMI(交替传号反转)编码模式。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3-109843公开了通过使用作为双极性码的典型实例的AMI码传输数据的技术。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3-109843也公开了通过在发送之前用信号水平的中间值表示数据时钟并基于接收端的信号水平再现数据时钟的技术。
发明内容
上述编码模式中的NRZ编码模式的信号包含DC分量。因而,难以和电源的DC分量等等一起传输NRZ编码模式的信号。另一方面,曼彻斯特编码模式或AMI编码模式的信号不包含DC分量。因而,这种信号能够和电源的DC分量等等一起传输。然而,曼彻斯特编码模式或AMI编码模式需要设置PLL(锁相环)电路以再现接收端信号的数据时钟。因而,由于接收端的PLL电路,电流消耗将相应地增加。此外,在曼彻斯特编码模式中通过使用幅度的上升和下降波状传输数据,因而有必要以两倍于数据速率的时钟传输数据。结果,更快的时钟操作会导致电流消耗的增加。
考虑到上述问题,开发了不包含任何DC分量并且在时钟再现期间不需要PLL电路的编码,和使用该编码的信号传输技术。根据该技术,以下述方式执行编码:包含相互不同的第一比特值和第二比特值的输入数据的第一比特值由多个第一幅度值表示,由不同于第一幅度值的第二幅度值表示第二比特值,不连续取相同幅度值,并且幅度值的极性在传送之前的每个周期反置。然而,有必要多次重复阈值确定处理许多次以根据该技术由所编码的传输信号来确定第一和第二比特值。
考虑到上述问题提出本发明,并且期望提供一种新颖和改进的信息提供设备,其能够在由不包含任何DC分量并且在时钟再现期间不需要PLL电路的编码来解码比特值时减少阈值确定处理的次数,并且期望提供一种新颖和改进的信号确定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含:信号接收单元,其接收以使得信号包含相互不同的第一比特值和第二比特值的方式编码的信号,其中通过多个第一幅度值表示第一比特值,通过不同于第一幅度值的第二幅度值表示第二比特值,不连续取相同幅度值,并且在每个周期中幅度值的极性反置;幅度平方单元,其对所述信号接收单元接收的信号的幅度求平方;和输入数据解码单元,其将从幅度平方单元输出的信号的幅度值分别与阈值进行比较以确定第一和第二比特值,以及根据确定的第一和第二比特值来解码输入数据。
信息处理设备还可以包含时钟分量检测单元,其通过检测信号接收单元接收的信号的极性反置周期,根据极性反置周期检测信号的时钟分量。在这种情况下,输入数据解码单元使用时钟分量检测单元检测的时钟分量 解码所述输入数据。
信息处理设备可以被配置使得编码的信号在被叠加在直流电流上之后通过供电线路发送,并且被信号接收单元与所述直流电流相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株式会社,未经索尼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83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