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稠油开采多效降粘剂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67658.0 | 申请日: | 200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0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解勇;卢云;陈天朗;肖慎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川大金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588 | 分类号: | C09K8/588;C09K8/524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肖友发 |
地址: | 61006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采 多效降粘剂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一种油田化学专用组合物,是适合稠油开采增产的一种多效油井处理剂,属油田化学专用化学品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稠油由于胶质沥青质含量高导致其粘度非常大,超稠油粘度可达50000mPa·s(50℃)以上,因为胶质、沥青质分子量大,且含有相当多的活性基因,可相互间形成各种分子间作用力,聚结在一起,小分子的烃类等被包裹其中,从而使稠油粘度非常大。稠油开采难度很大,为了提高稠油的产量,降低开采成本,提高采收率,主要从降低稠油粘度的角度出发。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稠油的开采都是采用蒸汽吞吐法(热采法的一种),蒸汽吞吐是指向一口生产井短期内连续注入一定数量的蒸汽,然后关井(焖井)数天,使热量得以扩散,之后再开井生产。当瞬时采油量降低到一定水平后,进行下一轮的注汽、焖井、采油,如此反复,周期循环,直至油井增产油量经济无效或转变为其他开采方式为止。但其采收率低,而且经过多轮注汽之后,油汽比下降,生产成本增加。
热采还会使原油物性发生变化,相对易于流动的较轻质部分已出尽,留下的较重质部分(包括沥青质、胶质)比重再增加,而且它们粘附于孔隙通道而起堵塞作用,此外在稠油井上,因采取各种措施的作业过程中,造成的冷伤害,也使稠油变得更稠而堵塞油流通道,致使油层少出油或不出油,或注不进汽,或使注汽压力升高,难于发挥注汽效率。
目前,提高稠油开采采收率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改进现有热采工艺,提高注汽效率。该方案在各大油田都在探索研究,但是总体来说,对于采收率的提高幅度不大。二是在现有热采工艺下,研究采油助剂,特别是稠油开采过程中降低稠油粘度的油田化学品。该措施的发展潜力较大,而且对于采收率的提高幅度特别明显。
为了降低稠油的粘度,增加流动性,提高产量,一般采用热采法,稀释法,乳化降粘法等,降低稠油粘度。
热采法是目前稠油开采的主要方法,但其采收率低,而且经过多轮注汽之后,油汽比下降,生产成本增加。
稀释法是指向油层中注入稀油溶解,分散部分沥青质、胶质,达到降粘的目的,但是该法生产成本过高,无法大范围采用。
乳化降粘法就是使一定浓度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与井下稠油充分混合,使高粘原油以粗油滴系分散于活性水中,形成低粘度的水包油(O/W)型乳化液,这种乳状液降低了原油在井筒和管线中的运动阻力,原油中加入亲水表面活性剂后,亲水基表面活性很强,而替代油水界面上的疏水自然乳化剂而形成定向的吸附层,吸附层将强烈地改变着分子间相互作用和表面传递过程,致使原油粘度下降,乳化降粘技术具有方法简单、经济、所需能量少等优点。但是,现目前研制的大多数乳化降粘剂也存在着①掺水量大;②乳状液稳定性难以控制;③腐蚀问题;④后续处理困难;⑤生化降解性能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寻找一种多效降粘剂,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高稠油产量,该稠油开采多效降粘剂,其特征在于所用原料和质量百分比为:
上述的六碳糖酸盐为葡萄糖酸铁、葡萄糖酸锌、果糖酸铁、果糖酸锌。
上述的聚丙烯酸酯为分子量为5-30万的丙烯酸乙酯和丙烯酸丁酯的嵌段共聚物。
将以上各组分在常温常压下充分搅拌混合,即得白色乳液产品。本产品性能稳定,适合长期储存。在使用时用水稀释20-30倍即可。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势:
1)稠油开采采收率提高明显:经油田矿场试验表明在蒸汽吞吐开采前用本发明进行油层预处理后的驱油效率比单纯蒸汽吞吐提高13%~15%,可极大地改善原油驱替,投入产出比为1∶20以上。
2)本发明降粘剂耐高温。在温度高达300℃时,仍然性能不减。
3)本发明降粘剂抗盐能力强。水矿化度几乎对该稠油开采多效增产剂使用性能无任何影响。
4)本发明降粘剂降粘率高。本发明的降粘率在30℃-70℃范围可达到98%。
5)本发明中加入具有解堵作用的石油醚或混苯,能够对受冷伤害沥青质、胶质堵塞油流通道的油井进行解堵,产生独特的效果。同时具有稠油解堵和降粘等功效。
6)应用本发明采出原油乳状液稳定性适中,后续处理容易,不增加原油后处理压力。
7)本发明所采用原料为可生化降解的物质,大量使用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8)本发明广谱适应性强,适合多种稠油油质的开采。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川大金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川大金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76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