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离式电源转换器的回授电路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67312.0 | 申请日: | 200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7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戴良彬;林梓诚;范振炫 | 申请(专利权)人: | 立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9/0175 | 分类号: | H03K19/0175;G05B1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张荣义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 电源 转换器 电路 控制 方法 | ||
1.一种隔离式电源转换器的回授电路,所述隔离式电源转换器包含一控制器切换一功率开关以将输入电压转换为输出电压,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授电路包括:
光耦合器,耦接所述隔离式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端,放大一第一电流产生一第二电流,所述第一电流与所述输出电压相关;
电流电压转换电路,连接所述光耦合器,根据所述第二电流产生第一电压;
相反极性调节器,连接所述光耦合器,用以在轻载期间使所述第一电流随所述输出电压上升而下降;
电压源,提供第二电压;以及
启动电路,耦接所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及第二电压源,由所述第一及第二电压中选取其中之一作为一回授信号给所述控制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授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电压转换器包括一电阻因应所述第二电流产生所述第一电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授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反极性调节器包括:
BJT晶体管,具有一集极耦接所述隔离式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端、一射极耦接所述光耦合器的输入端以及一基极耦接所述隔离式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端;以及
齐纳二极管,连接在所述BJT晶体管的基极及射极之间,用以限制所述BJT晶体管基极上的最大电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授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反极性调节器包括:
PMOS晶体管,连接在所述隔离式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端及所述光耦合器的输入端之间;以及
运算放大器,连接所述PMOS晶体管的闸极,在所述输出电压增加时,控制所述PMOS晶体管的通道厚度减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授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电路包括:
第一开关,连接在所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及控制器之间;
第二开关,连接在所述电压源及控制器之间;
第一比较器,连接所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及电压源,比较所述第一及第二电压产生第一比较信号;
第二比较器,比较所述隔离式电源转换器的电源电压及一参考电压产生第二比较信号;以及
正反器,连接所述第一及第二比较器,根据所述第一及第二比较信号切换所述第一及第二开关。
6.一种隔离式电源转换器轻载的控制方法,所述隔离式电源转换器包含一控制器切换一功率开关以将输入电压转换为输出电压,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藉由光耦合器放大一与所述输出电压相关的第一电流产生一第二电流;
(B)控制所述第一电流在轻载期间随所述输出电压上升而下降;
(C)根据所述第二电流产生第一电压;
(D)提供一第二电压;以及
(E)由所述第一及第二电压中选取其中之一作为回授信号给所述控制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
利用BJT晶体管控制所述第一电流的大小;以及
限制所述BJT晶体管基极的电压的最大值,以使所述第一电流在轻载期间随所述输出电压的上升而减少。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
利用PMOS晶体管控制所述第一电流的大小;以及
在轻载期间,随着所述输出电压上升而减少所述PMOS晶体管的通道厚度。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包括:
比较所述第一及第二电压产生第一比较信号;
比较所述隔离式电源转换器的电源电压及一参考电压产生第二比较信号;以及
根据所述第一及第二比较信号将所述第一及第二电压其中之一提供至所述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立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立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731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