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消除直流电压偏移的运算放大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65520.7 | 申请日: | 200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9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谢义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F3/45 | 分类号: | H03F3/45;H03F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史新宏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除 直流 电压 偏移 运算放大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算放大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直流偏移消除功能的运算放大器。
背景技术
全差动式运算放大器(Fully differential operational amplifier)广泛地用于各种高速传输应用,如通讯系统、语音及图像数据处理中。常见的全差动式运算放大器是由一输入级与一输出级组成,输入级提供高增益,输出级则提供足够的电压摆幅。请参考图1,图1为已知一运算放大器10的示意图。运算放大器10为全差动式运算放大器,由一输入级11及一A类输出级12组成。输入级11包含有p型晶体管MP1~MP4及n型晶体管MN1~MN5,组成四个差动对及一共模反馈(Common mode feedback)电路100, 用来产生输入级11的输出共模电压。输出级12包含有p型晶体管MP6、MP7、n型晶体管MN6、MN7、电容CM1、CM2及一共模反馈电路102。偏压VBP1、VBP2、VBN1、VBN2、VBN3用于输入级11及输出级12中的差动对。输入级11接收差动输入信号INP及INN,并且产生差动输出信号VOP及VON;输出级12接收输入级11产生的差动输出信号,以产生差动输出信号OUTP及OUTN。
运算放大器10有以下缺点:输出级12的互导(Transconductance)很小,并且由于晶体管MP6及MP7的使用,造成寄生极点降低。由于控制晶体管MN6、MN7的栅极的偏压VBN3固定,晶体管MN6及MN7的吸收电流(Sink current)只能为固定值。此外,输入级11的输出共模电压是由输出级12的输入共模电压而决定,此电路设计容易导致输入级11的电压余量(Headroom)不足,使晶体管MP1~MP4进入三极体(Triode)工作区。输入级11的输出共模电压亦受到制程、供应电源及温度的影响,其变动范围可达数百毫伏特。因此,运算放大器10很难于低供应电压的环境下实现预期的放大效果。
请参考图2,图2为已知一运算放大器20的示意图。运算放大器20是2007年发表于ISSCC期刊的论文“A 0.8V 10bit 80MS/s 6.5mW PipelinedADC with Regulated OverdriveVoltage Biasing”所提出。运算放大器20是由一输入级21、一AB类输出级22及一开关电容式电压转换电路(Switchedcapacitor level shifter)23所组成。输入级21包含有p型晶体管MP1~MP4、n型晶体管MN~MN5及一共模反馈电路200。输出级22包含有p型晶体管MP6~MP7、n型晶体管MN6~MN9、电容CM1、CM2及一共模反馈电路202。开关电容式电压转换电路23由开关S1~S16及电容C1~C8组成,用来将输入级21与输出级22进行解耦,因此输入级21的输出共模电压不再根据输出级22的输入共模电压而决定,进而解决电压余量可能不足的问题。输入级21使用偏压VBP1、VBP2、VBN1及VBN2,开关电容式电压转换电路23另外使用了偏压VBP3、VBN3及VC。
相较于图1的运算放大器10,运算放大器20改善了输入级的电压余量不足的问题。然而,运算放大器20仍有不少缺点,举例来说,开关电容式电压转换电路23所需的开关及电容数量很多,对于面积成本而言是一大负担。输出级22的共模反馈电路202利用晶体管MN8及MP8做为共模回路增益放大器,这二个晶体管造成较大的电容性负载,使运算放大器20的频宽变小,进而使相位边际(Phase margin)变小,降低了运算放大器20的稳定性。此外,由于开关电容式电压转换电路23的存在,运算放大器20只能用于开关电容式电路,如管线式(Pipelined)模拟数字转换器,且需要额外的电路来控制开关S1~S16,而无法用于连续式电路,如主动RC滤波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雷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55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掉电重启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下一篇:定子分离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