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络自助销售服务的方法和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65415.3 | 申请日: | 2009-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9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吴鹏松;叶一火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G06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马敬;逯长明 |
地址: | 英属开曼群岛大开曼*** | 国省代码: | 开曼群岛;KY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自助 销售 服务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网络自助销售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向商家提供信息发布、广告、口碑推荐等服务,是一种业务,对于某些公司,如网络提供商,其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业务。然而,现在大多数互联网公司在向商家销售相关服务时,都需要由公司的销售人员与商家进行业务联系和价格谈判,这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由于一家公司的销售人员数量有限,使得能够签约的商家数量受到了限制。
目前有很多自助的服务订购销售系统,例如百度的竞价排名后台,Google 的Adwords后台等,它们也可以通过一个自助操作界面,提供自助的定制购买服务。但是,无论是百度的竞价排名还是Google的Adwords,买家购买时的出价,都是由其它买家的出价决定的,即,一个买家要想让自己的信息展示出来,必须出价高于其它买家。而买家常常不能判断自己的出价是否与能获得的效益相符,有可能买家高价购买了此服务,实际却没有获得相对应的收益,损害了买家的利益。事实上,在互联网行业,“点击欺诈”等问题层出不穷,就是由此造成的。本文中的买家即购买者通常指商家,以下同。
另外,还有一些通用的自助服务定制系统,它们通过一个自助操作界面,购买定制服务。但是,这些系统大多是固定价格,即,销售的服务或产品都是明码标价,购买者按已设定好的标价购买。
可见,现有的自助销售服务的系统,都不能根据买家的预期收益来灵活的定价,不能保护服务购买者的利益。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络自助销售服务的方法和系统,该自助销售服务的方法和系统可以根据买家的预期收益来灵活的定价,真正保护了服务购买者的利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自助销售服务的方法,服务器预先获取支持自助销售的管理数据并保存,该方法还包括:
服务器获取服务购买者通过操作终端发送的基本信息,根据所述基本信息确定所述购买者能够购买的服务;
针对每个能够购买的服务,服务器计算所述服务购买者购买每个服务后能够获得的预期收益,根据所述预期收益确定服务价格;
服务器向所述服务购买者的操作终端提供能够购买的服务、所述服务的预期收益以及根据所述收益确定的价格;
服务器接收到所述服务购买者通过操作终端发送的购买指令后,生成销售服务订单。
其中,所述支持自助销售的数据包括:行业名称、行业类型、行业参数平均值、某行业内现有商家的名称、所述商家名称所对应商家的行业参数数值,所述商家名称所对应商家购买服务后的影响因子和定价比例。
其中,服务器获取服务购买者的基本信息之后,根据所述基本信息确定所述购买者能够购买的服务之前,还包括:对所获取的服务购买者的基本信息进行检查,检查通过后再根据所述基本信息确定所述购买者能够购买的服务。
其中,所述服务购买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商家名称、所属行业、顾客流量、顾客人均消费额;
所述对所获取的服务购买者的基本信息进行检查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获取的商家名称是否已存在于数据库中,若是,则不做处理,否则添加所述商家名称,并引导服务购买者从数据库中选择与自身经营条件最接近的另一商家;
判断所获取的商家名称和所属行业与数据库内的记录是否匹配,若匹配则通过检查;
判断所述获取的顾客流量和顾客人均消费额与该商家经营条件最接近的另一商家的顾客流量和顾客人均消费额的差异是否超越预设阈值,若未超过则通过检查,否则以行业平均值为准或以服务购买者重新提供的为准。
其中,服务器计算所述服务购买者购买每个服务后能够获得的预期收益的步骤包括:
根据服务购买者所述行业,选择计算模型;
从数据库的管理数据中获取该服务购买者所对应参数的数值;
根据所述已选择的计算模型和该服务购买者所对应参数的数值计算所述服务购买者的预期收益。
其中,所述服务器计算所述服务购买者购买每个服务后能够获得的预期收益是通过参数市场潜力、外部影响、内部影响以及平均重复购买率计算获得购买人次,进一步通过所述购买人次与人均消费额的乘积获得预期收益。
其中,当服务属于重复消费行业时,所述选择计算模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54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