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放电灯的驱动装置和驱动方法、光源装置以及图像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65358.9 | 申请日: | 200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6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木村佳司;山内健太郎;寺岛彻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B41/14 | 分类号: | H05B41/14;H05B41/36;G03B21/14;G03B2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雒运朴;李 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灯 驱动 装置 方法 光源 以及 图像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电极间放电来点灯的放电灯的驱动技术。
背景技术
投影仪等图像显示装置使用的光源可以是高压气体放电灯等高亮 度放电灯。这种高亮度放电灯在通电使用过程中电极发生劣化。在电极 劣化的情况下,会引起灯弧(light arc)的发生位置移动即弧闪(arc jump)以及闪光等不良情况。通常当电极劣化时,电极间电压(斜坡电 压)上升。因此,可以检测斜坡电压,根据检出的斜坡电压来变更高亮 度放电灯的驱动条件(供电条件),对劣化的电极进行修复。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62327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虽然在斜坡电压较高的状态下使用的供电条件(高电压侧供 电条件)有利于电极的修复,但是如果以该条件长时间进行驱动,则会 导致黑化等问题。并且,在斜坡电压较低的状态下使用的供电条件(低 电压侧供电条件)虽然不会引起黑化等问题,但是会逐渐加深电极劣化。 这个问题不限于高亮度放电灯,而是广泛存在于利用电极间电弧放电发 光的各种放电灯(electric discharge lamp)。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消除黑化等问题 并抑制放电灯的劣化的技术。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做出的,通过以下实施方 式或适用例实现上述目的。
[适用例1]
一种放电灯的驱动装置,具有:
放电灯点灯部,其通过向上述放电灯供给交流电流,来向上述放电灯 的两个电极之间供给电力而点亮上述放电灯;
电极间电压检测部,其对在向上述两个电极之间供给规定的电力时的 电极间电压进行检测;
供电条件切换部,基于上述检出的电极间电压,使上述放电灯点灯部 的供电具有规定的延迟地在第一供电条件和不同于上述第一供电条件的 第二供电条件之间切换,
通过对上述交流电流的频率、上述交流电流的占空比、上述频率的调 制模式、上述占空比的调制模式中至少一项进行变更来切换上述各供电条 件。
根据该构成,基于向上述两个电极之间供给规定的电力时的电极间电 压来切换供电条件。向两个电极之间供给规定的电力时的电极间电压为表 征放电灯劣化状态的一个参数,因此根据通过电极间电压检测部检出的电 极间电压,切换为抑制放电灯劣化的供电条件,从而能够适当地抑制放电 灯劣化。另外,通过在该切换时保持延迟,能够抑制供电条件的频繁切换, 稳定地进行供电控制。
另外,交流电流的频率和占空比是在普通逆变电路中易于设定的参数。 因此,频率、占空比及其调制模式的变更,可以利用普通的逆变电路实现, 从而易于构成放电灯的驱动装置。
[适用例2]
根据适用例1所述的放电灯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供电条件切换部根据基于上述放电灯的电特性的规定的参数,对 上述延迟的幅度进行变更。
放电灯的电特性随着放电灯的电极状态而变化。因此,例如当第二供 电条件与第一供电条件相比为适于恢复电极形状的供电条件时,如果在基 于放电灯的电特性的参数表示放电灯电极劣化的情况下增大延迟幅度,则 能够在第二供电条件下充分恢复电极形状,从而适当抑制放电灯劣化。
[适用例3]
根据适用例2所述的放电灯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基于上述放电灯的电特性的参数是通过上述电极间电压检测部检出的 电极间电压的波动幅度。
放电灯的电极间电压的波动幅度随着放电灯的电极状态而变化。即, 放电灯的电极间电压的波动幅度,可以称为表征放电灯的电极状态(劣化) 的一个参数。因此,例如当第二供电条件与第一供电条件相比为适于恢复 电极形状的供电条件时,如果在电极间电压的波动幅度表示放电灯电极劣 化的情况下增大延迟幅度,则能够在第二供电条件下充分恢复电极形状, 从而适当抑制放电灯劣化。
[适用例4]
根据适用例3所述的放电灯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供电条件切换部被设定为,当上述电极间电压的波动幅度越大则 使上述延迟的幅度越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53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