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60109.0 | 申请日: | 2009-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1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沈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志超 |
主分类号: | F03D9/00 | 分类号: | F03D9/00;F03D3/00;F03D3/04;F03D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垂直 风力发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机,尤其涉及一种双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国家能源供应不足,各国都在努力寻求稳定充足的能源供应,其中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尤为引人注目。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最快,产业前景最好。而风力发电技术成本最接近于常规能源,因而也成为产业化发展最快的清洁能源技术。根据旋转轴安装的角度不同,现有风力发电机分为两类:水平直轴风力发电机和垂直轴风力发电机,二者的区别在于:水平直轴风力发电机的风轮旋转轴是水平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风轮旋转轴是垂直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风能利用率要大于水平直轴风力发电机。AAB-CZ型垂轴风力发电机是AAB国际北京亚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08年生产的新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该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比同类型风力发电机效率高出10-30%。AAB-CZ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由半遮罩、叶片、风轮毂和发电机组成,叶片通过支架与风轮毂连接固定,但叶片相对支架是固定的,不能绕支架上的轴旋转,当叶片进入半遮罩时,叶片受到半遮罩内的空气阻力较大,虽然叶片背部成流线型,但叶片旋转阻力仍不可小视,因此,AAB-CZ型垂轴风力发电机的风能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叶片逆风阻力小,风能利用率高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双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包括发电机7、风轮毂6和叶片1,叶片1通过支架与风轮毂7连接,所述支架是由风轮毂6向外伸展的上横梁2、下横梁5,以及垂直轴4和限定轴3组成,上横梁2和下横梁5上、下对应,在上横梁2、下横梁5之间固定有垂直轴4和限定轴3,限定轴3在垂直轴4的内侧,叶片1一端设有销孔,叶片1通过销孔与垂直轴4相铰接,垂直轴中心线8和限定轴中心线9之间的间距a短于垂直轴中心线8与叶片自由端边线10的长度b。
所述叶片1为长方形,长方形长与高的比例为1∶1.3~1.4。
上述一种双垂直轴风力发电机还设有半遮罩和调向器15,所述半遮罩由半圆形的上挡板11和下挡板12,以及曲面板13组成,上挡板11和下挡板12的半圆弧端分别固定于曲面板13的上、下两端,风轮毂6的上、下轴分别位于上挡板11和下挡板12的轴套内;所述调向器15为1平面板,调向器15的平面与上挡板的切边16平行并位于上挡板11的一侧。
在所述限定轴3上套有橡胶套。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在X轴下方时,即当叶片位于第III和第IV象限时,处于风推动叶片1使风轮毂6旋转状态,当叶片1处在Y轴时,叶片1受风吹的有效面积最大;在X轴上方,即当叶片1位于第I和第II象限时,由于叶片1一端可以绕垂直轴4旋转,此时叶片1横向只受到风的吹动作用,叶片1飘动方向与风向平行,此时,叶片1逆风面积很小,叶片1逆风阻力也就很小,故本发明风能利用率高,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维护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主视图。
图3为实施例1俯视图。
图4为图3坐标(象限)位置图。
图5为实施例2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双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包括发电机7、风轮毂6和叶片1,叶片1通过支架与风轮毂7连接,所述支架是由风轮毂6向外伸展的上横梁2、下横梁5,以及垂直轴4和限定轴3组成,上横梁2和下横梁5上、下对应,在上横梁2、下横梁5之间固定有垂直轴4和限定轴3,限定轴3在垂直轴4的内侧,叶片1一端设有销孔,叶片1通过销孔与垂直轴4相铰接,垂直轴中心线8和限定轴中心线9之间的间距a短于垂直轴中心线8与叶片自由端边线10的长度b,目的是当叶片1旋转到X轴下方时,叶片1在风的吹动下使叶片1的自由端与限定轴3接触,风通过叶片1推动上横梁2、下横梁5产生力矩,使上横梁2、下横梁5围绕风轮毂6中心线旋转。本实施例为4组叶片及配套支架,叶片及配套支架在风轮毂7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本实施例所述叶片1为长方形,长方形长与高的比例为1∶1.3~1.4。为了减少叶片1对限定轴3的冲击和减少噪音,在所述限定轴3套有橡胶套等软质材料。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志超,未经沈志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01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热效应驱动器
- 下一篇:制造铜合金材料过程中使用氮气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