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细胞生理参数的光电复合一体式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54615.9 | 申请日: | 2009-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3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肖丽丹;余晖;胡朝颖;蔡华;刘清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7/02 | 分类号: | G01N27/02;G01N27/00;C12M1/3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怀禹 |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细胞 生理 参数 电复 合一 体式 传感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集成硅芯片,其特征是:所述集成硅芯片的中央布置有参考电极(1.4),所述参考电极的两端各布置有一组多位点电极阵列(1.1),在参考电极的中部的两侧各布置有一对阻抗电极(1.2),在参考电极的两个端部的两侧各布置有一个第一光寻址电位电极(1.3),所述第一光寻址电位电极的背面设有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硅芯片,其特征是:所述参考电极的端部设有屏蔽框,所述多位点电极阵列的位点位于屏蔽框内。
3.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集成硅芯片的检测细胞生理参数的光电复合一体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固定在PCB板(3)上的腔体(5)和与该腔体相匹配的腔盖(4);在腔体的底部固定有所述集成硅芯片(1);腔盖上设有至少两个流体通孔(4.2)和至少四个LED通孔(4.3),腔盖的主体部分的朝向所述集成硅芯片(1)的端面(4.4)固定有第二光寻址电位电极阵列(2);腔盖的主体部分置于腔体内,腔盖的主体部分的所述端面与集成硅芯片(1)之间有空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电复合一体式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参考电极的端部设有屏蔽框,所述多位点电极阵列的位点位于屏蔽框内。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硅芯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以硅片(1.1.1)为基底,清洗后分别刻蚀硅片背面的四个角的邻近区域以形成四个凹槽;
2)在硅片正面热生长一层第一SiO2层,然后在第一SiO2层上沉积第一Si3N4层;再采用光刻的方法,将与凹槽对应的区域之外的第一SiO2层和第一Si3N4层刻蚀;
3)在硅片的正面上沉积一层第二SiO2层;在该第二SiO2层上溅射一层Ti层,再溅射一层Au层形成金属复合层Ti/Au;采用光刻的方法,将金属复合层Ti/Au刻蚀出预置的电极和引线图案;在所述电极和引线图案的中央布置有参考电极(1.4),所述参考电极的两端各布置有一组多位点电极阵列(1.1),在参考电极的中部的两侧各布置有一对阻抗电极(1.2),在参考电极的两个端部的两侧各布置有一个第一光寻址电位电极(1.3),且所述第一光寻址电位电极(1.3)所在的位置与硅片背面的凹槽相对应;
4)继续在硅片的正面上沉积一层第二Si3N4层,并将所述多位点电极阵列的电极位点、焊盘和与凹槽对应的区域上的第二Si3N4刻蚀;
5) 在硅片的正面上将与凹槽对应的区域上的第二SiO2层刻蚀;
6)在硅片背面的凹槽之外的区域上溅射Al膜,得到集成硅芯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硅芯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电极的端部设有屏蔽框,所述多位点电极阵列的位点位于屏蔽框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461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