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蛙卵块采集装置及采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52647.5 | 申请日: | 200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8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吴诚根;张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诚根;张建荣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16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卵块 采集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卵块的采集领域,更具体说,它涉及一种石蛙卵块采集装置及采集方法。
背景技术
石蛙学名棘胸蛙(Rana Spinosa David),其繁殖时卵块的采集是驯养、繁育的关键技术之一。常规的石蛙卵块采集方法是:在亲蛙产卵池徒手、或用刮卵工具,将蛙卵外的胶黏膜与池壁、或其它附着物分离亦有捞取产卵池里已脱粘的卵粒;把卵块装入盛水的容器,运往孵化池进行孵化。由于这种方法费时、费工,不仅难以取净同一批蛙卵,而且会因刮取损伤蛙卵、影响胚胎发育,降低孵化出苗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不需分离蛙卵与附着物,省工省时、采卵率高,而且不伤蛙卵,可远距离运输的石蛙卵块采集装置及采集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这种石蛙卵块采集装置,主要包括产卵池和亲蛙池,所述产卵池的底部连接有一组支撑物,每个支撑物上放置有采卵器,采卵器的一边与产卵池的池壁相靠,采卵器相邻亲蛙池的一边留出5cm-15cm间隔距离,各采卵器之间保持5cm-15cm间隔距离,采卵器表面与产卵池内水面平齐。
所述产卵池宽度60cm-80cm,深度15cm-25cm,采卵器呈方形,宽度小于产卵池宽度5cm-15cm,采卵器厚度0.1cm-0.5cm。
所述采卵器采用硬质材料或软质材料,软质材料外需设置边框;所述支撑物的高度为10cm-12cm。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石蛙卵块采集方法,主要包括步骤如下:将采卵器放于产卵池内的支撑物上,采卵器的一边与产卵池的池壁相靠,采卵器相邻亲蛙池的一边留出5cm-15cm间隔距离,各采卵器之间保持5cm-15cm间隔距离,采卵器表面与产卵池内水面平齐;一昼夜后,于次日清晨逐片取出已附卵的采卵器,盛于容器中。
当已附卵的采卵器需要运输时,将硬质材料制成的采卵器放入盛水的容器中,开启增氧泵运输;软质的采卵器取下边框,卷起装入盛水的尼龙袋、充氧后运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卵器采集、运输石蛙卵块,直接进入孵化设施中孵化。由于不需分离蛙卵与附着物,不但省工省时、采卵率高,而且不伤蛙卵,可远距离运输,在生产中发挥积极作用。设施简单,操作方便,附卵密度大,对蛙卵无损伤,蛙卵运输成活率达100%。
附图说明
图1为石蛙卵块采运设备俯视图;
图2为图1石蛙卵块采运设备的A-A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亲蛙池1;产卵池2;采卵器3;支撑物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虽然本发明将结合较佳实施例进行描述,但应知道,并不表示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实施例中。相反,本实用新型将涵盖可包含在有附后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替换物、改进型和等同物。
参见图1-2,这里介绍的石蛙卵块采运设备及其采运方法一般用于石蛙养殖,然而应知道,本发明也可用于其它蛙类的养殖等。
一、基本设施:
1、产卵池2:长方形宽度60cm至80cm、深度20cm,长度根据场地建造,紧靠亲蛙池,保持微流水。
2、采卵器3:方形宽度小于产卵池宽度10cm、厚度0.2cm,长度不拘,材料无毒、无异味、光滑、不透明。硬质的直接使用,软质的设置边框。
3、支撑物4:用于采卵器定位,高10cm至12cm。
4、运输器具:尼龙袋、氧气瓶,或箱、桶等容器、增氧泵。
二、采集方法操作要点:
1、将亲蛙投放入产卵池中待产,根据亲蛙大小,控制产卵池2水深,确定支撑物4高度。
2、将采卵器3放于产卵池2内的支撑物4上,一边靠池壁,相邻亲蛙池1的另一边留出10cm间隔距离;各采卵器3间保持10cm间隔距离,采卵器3表面与产卵池2内水面平齐。
3、一昼夜后,于次日清晨逐片取出已附卵的采卵器3,盛于容器中,进入孵化设施中孵化;并立即更换新的采卵器3操作方法同步骤2。
4、远距离运输卵块,硬质的采卵器3放入盛水的容器中,途中开启增氧泵;软质的采卵器3取下边框,卷起装入盛水的尼龙袋、充氧后运输。
三、效益分析:
采用石蛙卵块采运技术,设施简单,操作方便,省工省时,附卵密度大,对蛙卵无损伤;运输成活率达100%。
四、效果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诚根;张建荣,未经吴诚根;张建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26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氧诱导因子(HIF)α的稳定化
- 下一篇: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