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中小江河上用水力发电的装置及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51690.X | 申请日: | 2009-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4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 发明(设计)人: | 侯维栋;赵旭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维栋 |
| 主分类号: | F03B13/00 | 分类号: | F03B13/00;F03B13/10;F03B1/02;F03B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431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小 江河 水力发电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在中小江河上用水力发电的方法,是在一段可利用的中小江河上,把江河的治理和利用其水流能量发电同步进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其上游由过渡堤坝(4),将要利用的一段江河由治理前河流宽度(1),加宽到治理后河流宽度(11),过渡堤坝(4)以及治理后河流堤坝(12)的高度不低于治理前河流堤坝(3)的高度,在此段加宽了的江河的同一横截面上,间断而均等的并排筑建一组分流坝(9),使水流只能从夹在这组分流坝中间的一组水轮受力水槽(6)中通过,在这组水轮受力水槽中分别安装同样大小,装配在同一水轮轴(8)上的水轮(10),利用水轮受力水槽中水流的能量推动水轮转动,再用这一组转动的水轮,通过水轮轴带动发电机(7)转动,实现发电之目的;以上是一组单体,在一段可利用的中小江河上从上至下,每相隔10-50米筑建一组这样的单体,就组成了一个电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中小江河上用水力发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理后河流宽度(11),是在上述的一组单体中的一组水轮受力水槽的宽度之和,所述的治理后河流宽度(11)略大于治理前河流宽度(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中小江河上用水力发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坝(9),其俯视图是一个短边为1-5米,长边是短边的1.1-1.5倍的长方形,在此长方形的短边上各连接一个以此短边为底边,其它两个相等的边在顶角处与一个小圆的圆弧相切的等腰三角形,长方形的长边平行于河流的中心线,分流坝的高度高出两边堤坝0.5-1米,每组分流坝的数量依河流的实际宽度而定,分流坝采用钢筋水泥结构,中空部位用混和填料填实砸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中小江河上用水力发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组单体相互间隔距离依河流的水流速度而定,水流速度大的间隔距离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中小江河上用水力发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轮受力水槽(6)的宽度为1-3米,在水轮受力水槽(6)的底部以水轮轴(8)的中心线的俯视投影线为中心线用钢筋水泥硬化2-3米,并保持原河底高度不变,此硬化面与分流坝一体浇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中小江河上用水力发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轮(10)的宽度是水轮在水轮受力水槽中转动不受碰撞的最大化,水轮的直径为3-6米,水轮叶片的宽度略大于水轮受力水槽中水流的最大深度,水轮在分流坝上的安装位置是,使水轮轴(8)的中心线的俯视投影与分流坝长方形长边的中点相重合,安装在设有水流调节闸(13)的水轮受力水槽中的水轮(10),在水轮轴(8)上的装配部位设有离合装置,当水流调节闸(13)打开时,此水轮受力水槽中有水流通过,水轮与水轮轴相啮合;反之相互脱离,水轮高出水面的部分设有防风护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在中小江河上用水力发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流调节闸(13),设在靠两边堤坝的1-3道水轮受力水槽的前部,并且不影响水轮的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维栋,未经侯维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169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