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毂骨轮毂轮胎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49892.0 | 申请日: | 200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5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乔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乔向东 |
主分类号: | B60C17/06 | 分类号: | B60C1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7043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毂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于汽车等车辆的骨毂轮毂轮胎制造技术,尤其是比照现有轮胎制造技术不能对扎胎、爆胎等异常情况,造成的车辆行车安全隐患,予以有效简单的解决办法,该技术在现有真空轮胎技术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轮胎轮毂比较直观的结构变化达到本发明技术目的。
背景技术
目前众所周知,现有轮胎制造技术从轮胎结构上讲大体可分为有内胎轮胎和无内胎轮胎(真空轮胎),从胎体胎面花纹上可分为子午、斜线等轮胎。现有轮胎结构遇到扎胎,气体泄光得不到及时处理,车辆如果要继续行走,胎体就要受到轮毂与地面的锤击现象,胎体难保,轮毂也要造成损坏。现有技术从轮胎整体吸附路面缺陷冲击性能考虑,胎体充气容积不能太小,因此胎体径向高度必然要约束在一定范围,而胎体有了一定的径向高度,在轮胎爆胎时,车辆在这个轮胎位置就要有一定的落差,大家知道这一点在车辆高速行进中是非常危险的。所以说无论上述什么轮胎在遇到扎胎,得不到及时修复、更换时都要造成胎体和轮毂的扩大性损坏;在遇到轮胎胎体爆胎时,很可能造成车辆的颠覆。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轮胎在结构上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轮胎结构技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在轮胎轮毂附加本发明技术所指毂骨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施该技术,没有复杂的技术难度,只要在轮胎轮毂上设计毂骨安装部分、安装毂骨1,就能达到克服扎胎、爆胎等异常情况,造成对车辆的行车安全隐患。在遇到爆胎事故时,由于有本发明所指毂骨1的弹性支撑,能有效的减小车辆倾覆程度,杜绝或减少车毁人亡事故的发生。在遇到扎胎得不到及时修复、更换的情况下,由于有本发明所指毂骨1的弹性支撑,车辆在继续行走的过程中,不会对轮胎轮毂及胎体造成扩大性损坏。值得重视的是,本发明毂骨轮毂能配套应用目前所有形式的真空轮胎胎体结构,在实施本发明技术后,原有的轮胎胎体技术性能不受丝毫影响,并且能继续沿用现有的轮胎胎体安装、拆卸设备。本技术毂骨轮毂轮胎与原有的真空轮胎应用范围、轮胎充气、在车辆上的安装方法一样。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对毂骨轮毂轮胎技术例举一种结构方案,以阐明毂骨轮毂轮胎具体的实施方法。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毂骨轮毂轮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毂骨轮毂轮胎正视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毂骨轮毂轮胎侧视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毂骨轮毂轮胎部件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毂骨轮毂轮胎毂骨与毂骨定位板安装顺序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毂骨轮毂轮胎毂骨限位工具与胎体安装顺序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毂骨轮毂轮胎毂骨定位罩母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毂骨轮毂轮胎整体效果示意图。
图中1为本发明毂骨轮毂轮胎毂骨、2为本发明毂骨轮毂轮胎轮毂、3为本发明毂骨轮毂轮胎胎体、4为本发明毂骨轮毂轮胎毂骨定位板、5为本发明毂骨轮毂轮胎毂骨定位板密封O型圈、6为本发明毂骨轮毂轮胎毂骨定位罩母、7为本发明毂骨轮毂轮胎轮毂毂骨安装部分、8为本发明毂骨轮毂轮胎毂骨限位专用工具、9为本发明毂骨轮毂轮胎毂骨腔、10为本发明毂骨轮毂轮胎毂骨安装部分加强圆弧部分、S为本发明毂骨轮毂轮胎两毂骨边距、L为本发明毂骨轮毂轮胎正视剖视毂骨受力圆弧部分、ΔX为本发明毂骨轮毂轮胎侧视剖视毂骨受力部分与胎体里面无负载间距(轮胎在额定气压下)。
具体实施方式
1.本发明毂骨轮毂轮胎毂骨、轮毂毂骨安装部分及轮毂整体的设计强度要保证轮胎突然爆胎情况下,所受的冲击载荷。
2.本发明毂骨轮毂轮胎毂骨在设计布置、数量上要考虑轮胎整体的动平衡性,每个轮毂毂骨安装部分、毂骨的制作重量、尺寸要尽可能达到理论上的相等。
3.图2所示本发明毂骨轮毂轮胎正视剖视毂骨受力圆弧部分L所组成的圆弧为一个连续的、没有高低起伏的整圆曲线。
4.图5所示毂骨插入轮毂毂骨安装部分内,毂骨头部置入轮毂毂骨腔的状态为每个毂骨间距为最小值。
5.图3所示本发明两毂骨头部间距S为毂骨安装定位罩母后,所形成的放射间距。
6.图3所示本发明毂骨轮毂轮胎侧视剖视毂骨受力部分与胎体里面无负载间距ΔX(轮胎在额定气压下),在设计上要保证轮胎在额定气压下允许的最大载荷,胎体发生受力变形时,毂骨受力部分不接触胎体里面,以保证固有的胎体原始设计特性不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乔向东,未经乔向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98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盘状的切削工具及切削装置
- 下一篇:双辊子铸造机的操作方法及侧堰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