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粉煤燃烧炉的高位设置的分开的过燃烧空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49232.2 | 申请日: | 2004-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1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D·J·哈特;R·D·路易斯;C·Q·马尼;M·S·麦卡特尼;D·B·奥奈尔;G·H·理查兹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尔斯托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5/32 | 分类号: | F23C5/32;F23C6/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群峰;刘华联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粉煤 燃烧 高位 设置 分开 空气 系统 | ||
本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04年4月2日、名称为“用于粉煤燃烧炉 的高位设置的分开的过燃烧空气系统”、国家申请号为200480012630.5 (国际申请号为PCT/US2004/010238)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矿物燃料燃烧炉和一种操作一矿物燃料燃 烧炉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粉煤燃烧炉和一种操作粉 煤燃烧炉的方法,以便控制燃烧炉内的燃烧物质的流动。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通过切向喷射方法使粉煤成功地在燃烧炉内以悬浮方 式进行燃烧。切向喷射技术涉及把粉碎的固体燃料和空气从燃烧炉的 四个角部引入到燃烧炉内,从而使粉碎的固体燃料和空气的方向与燃 烧炉的中央的一假想圆相切。这种类型的喷射具有许多优点,例如, 在燃烧炉骨内粉碎的固体燃料和空气能进行良好的混合,火焰状况稳 定,燃烧气体的驻留时间长。
已经知道,阶段燃烧方法能提高矿物燃料燃烧炉例如燃烧粉煤的 燃烧炉内NOx的减小量。这种阶段燃烧方法可包括减小引入到燃烧炉的 主燃炉区内的空气量,所述主燃炉区是指燃料例如粉煤所注入的一个 区域,并且在主燃炉区上方注入更多量的空气。
多年来,在现有技术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来限制NOx的释放量,这种 NOx是在燃烧炉内矿物燃料进行燃烧所产生的。其中一种方法把主要精 力放在研发一些用于矿物燃料燃烧炉中的所谓的低NOx点燃系统。名称 为“Clustered Concentric Tangential Firing System(成束同心切 向点燃系统)”的美国专利US5020454,其公开日为1991年6月4日,并 且被转让给了与本申请相同的受让人,这篇美国专利公开了这种低NOx点燃系统的一个例子。根据这篇美国专利US5020454的教导,所提供的 一种成束同心点燃系统包括:一风箱;一第一束燃料喷嘴,被安装在 所述风箱中,可用于把成束燃料注入到燃烧炉内,以便在燃烧炉内形 成一第一富燃料区域;一第二束燃料喷嘴,被安装在风箱中,可用于 把成束的燃料注入到燃烧炉内,以便在燃烧炉内形成一第二富燃料区 域;一偏离空气喷嘴,被安装在风箱中,可用于把偏离空气注入到燃 烧炉内,以便使偏离空气从那些被注入到燃烧炉内的成束燃料偏离开, 并且朝着燃烧炉的壁注入;一紧密连接的过燃烧空气喷嘴,被安装在 风箱中,可用于向燃烧炉内注入紧密相连的过燃烧空气;一分开的为 上方空气喷嘴,被安装在风箱中,可用于向燃烧炉内注入分开的过燃 烧空气。
另外一个低NOx点燃系统的例子见美国专利US5315939,其名称为 “Integrated Low Nox Tangential Firing System(综合的低NOx切 向点燃系统”,其公开日为1994年5月31日,该美国专利被转让给了与 本申请相同的受让人。根据这篇美国专利US5315939的教导,所提供的 综合的低NOx切向点燃系统包括:粉碎的固体燃料供给装置;火焰连接 粉碎固体燃料喷嘴尖端;同心喷射喷嘴;紧密连接的过燃烧空气;多 阶段的分开的过燃烧空气,当用于粉碎的固体燃料燃料炉时,这种点 燃系统能够限制NOx释放量,使NOx释放量小于0.15磅/百万BTU,同时 使飞尘中的煤炭小于5%,使CO释放量小于50ppm。
在前述两篇参考文献中所公开的两种切向喷射燃烧炉中,利用这 样的知识,即:通过把空气引入到富燃料的主燃炉区上部这种精明的 控制,也就是引入所谓的过燃烧空气,就能不断减小切向喷射燃烧炉 中NOx的形成。在这些情况中,过燃烧空气的精明的控制的特征在于: 以这样一种方式来引入过燃烧空气,即这种方式有助于在燃烧炉内形 成旋绕火球,同时也有助于在主燃炉区内形成亚化学计量条件。至于 在主燃炉区内有助于形成来化学计量条件而言,应当理解,在来亚化 学计量(富燃料)的主燃炉区中,燃料的驻留时间的任何延长都会促 进NOx进一步减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尔斯托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阿尔斯托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92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