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施用抗TNFα抗体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45369.0 | 申请日: | 2002-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4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J·肯佩尼;R·维斯;S·A·菲斯科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博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9/395 | 分类号: | A61K39/395;A61K31/519;A61M5/28;A61P1/00;A61P1/16;A61P3/10;A61P7/04;A61P9/00;A61P9/10;A61P11/00;A61P13/12;A61P17/02;A61P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文平;尚继栋 |
地址: | 百慕大*** | 国省代码: | 百慕大群岛;BM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施用 tnf 抗体 方法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2年6月5日、申请号为02815654.4、发明名 称为“施用抗TNFα抗体的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背景技术
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和巨噬 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最初是根据其诱导某些鼠肿瘤坏死的能力而 鉴定出的(参见Old,L.(1985)Science 230:630-632)。随后,确定了一 种与恶病相关的,命名为恶液质素(cachectin)的细胞因子和TNFα是 同一分子。TNFα参与介导休克(参见Beutler,B.和Cerami,A.(1998) Annu.Rev.Biochem.57:505-518;Beutler,B.和Cerami,A.(1998)Annu. Rev.Immunol.7:625-655)。此外,TNFα与其它多种人类疾病和失调 的病理生理学有关,包括脓血症、感染、自身免疫病、移植排斥和移 植物抗宿主疾病(参见Vasilli,P.(1992)Annu.Rev.Immunol.10:411- 452;Tracey,K.J.和Cerami,A.(1994)Annu.Rev.Med.45:491-503)。 鉴于人TNFα(hTNFα)在多种人类失调中所扮演的有害角色,治 疗策略被设计为抑制或中和hTNFα的活性。尤其是,能够结合并中 和hTNFα的抗体已被作为一种抑制hTNFα活性的手段(means)。某 些最早的这类抗体是鼠的单克隆抗体(mAbs),由用hTNFα免疫的鼠 淋巴细胞制备的杂交瘤分泌(参见Hahn T.等,(1985)Pro Natl Acad Sci USA 82:3814-381.8;Liang,C-M等(1986)Biochem.Biophys.Res. Commun.137:847-854;Hirai,M等(1987)J.Immunol.Methods 96:57-62; Fendly,B.M.等,(1987)Hybridoma 6:359-370;A.等 (1990)Cytokine 2:162-169;Moeller等的美国专利No.5231024; Wallach,D.的欧洲专利出版物No.186833B1;Old等的欧洲专利申请 No.218868A1;由Moeller A.等的欧洲专利出版物No.260610B1)。这 些鼠抗hTNFα抗体通常显示较高的与hTNFα的亲和力(如:Kd≤10-9M)并能中和hTNFα活性,但体内应用这些抗体可能受制于施用这 些鼠抗人抗体相关的问题,如:血清半衰期短、不能触发某些人体效 应器功能以及人体内诱发不期望的对鼠抗体的免疫应答(“人抗鼠抗 体”(HAMA)的反应)。
为了解决人体内使用完全的(full)鼠抗体所带来的问题,用基因工 程的方法将鼠抗hTNFα抗体改造得更为“人化”。比如,已经制备 了嵌合抗体,其中抗体链的可变区是鼠源性的,而恒定区则是人源性 的(Knight,D.M.等(1993)Mol.Immunol.30:1443-1453;Daddona,P.E. 等的PCT出版物No.WO92/16553)。此外,也制备了人源化抗体,其 中抗体可变区的超变区是鼠源性的,但可变区的其余部分和抗体恒定 区是人源性(Adair,J.R.等的PCT出版物No.WO92/11383)。然而,因 为这些嵌合和人源化抗体仍保留一些鼠序列,它们仍可能诱发不期望 的免疫反应,即人抗嵌合抗体(HACA)反应,尤其是长期施用时,如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等慢性适应症时(参见 Elliott,M.J.等(1994)Lancet 344:1125-1127;Elliot,M.J.等(1994)Lancet 344:1105-1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博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艾博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53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复合式刀库的加工中心
- 下一篇:一种电容器的防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