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道防盗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44245.0 | 申请日: | 2009-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9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黄陈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陈宝 |
主分类号: | F16L19/025 | 分类号: | F16L19/025;F16L19/03;F16L55/0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智平 |
地址: | 317604浙江省玉环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防盗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盗接头,特别是一种 管道防盗接头。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里家庭所用的煤气和水等生活必需品都是通过管道 来输送的,一个家庭所消耗的煤气或水量是通过设置在管道上的 计量表来计数的。现有的管道煤气、天然气或水的计量表是通过 表接头接到管道中,其表接头通过一种管道接头装置与管道连接。 如果没有可靠的防盗措施,计量表很容易被某些用户私自拆卸掉, 或采取不正当手段将表的转速减慢或反接倒转计数,达到盗窃使 用煤气、天然气或水的目的。这种情况不仅给管理部门造成很大 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存在着安全隐患,特别是煤气管道上私自拆 卸很容易造成事故。为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有的是制作防盗套, 将计量表封闭起来;有的采用线铅封将计量表的表接头与管道焊 死在一起,以防止两者脱离。但比较实用的是设计一种带锁的防 盗管道螺母装置。
如专利(CN2869799Y)所公开的一次性防盗表接头,该装置 由外套、螺帽和接头体连接成一个完整的表接头,外套下端部是 一个圆槽,其内部穿设有螺帽,螺帽下端外沿设有一圆槽,圆槽 内设有一异型卡圈将螺帽与外套卡在一起,外套与螺帽与接头体 连接在一起。
这样通过异型卡圈的卡紧作用,装配好后能将外套与螺帽紧 紧的固定在一起,有效的防止用户擅自拆卸。但也存在着不足之 处,当异型卡圈将外套与螺帽卡紧后,连煤气公司的工作人员也 无法再将其正常的拆卸下来,属于一次性使用,若要强拆可能连 表也报废,对原材料的利用比较差。特别在一些需要经常维修拆 卸的场合,该防盗接头无法胜任。因此开发一种既能防盗又能使 工作人员通过特殊的开启工具能重复启闭的防盗管道接头装置具 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 种结构简单、能重复使用的管道防盗接头。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管道防盗接 头,包括呈筒状的外套体、螺母、呈管状的接头体,该螺母一端内 侧面具有一挡沿,所述的接头体穿设在螺母内,该接头体上具有 环形凸肩,所述的挡沿扣在该环形凸肩上,所述的外套体套设在 螺母和接头体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套体与接头体之间设 有使外套体轴向固定的限位机构,所述的外套体上设有开锁插孔, 该管道防盗接头还具有一开锁工具,当该开锁工具插入上述的开 锁插孔时,能够解除上述的限位机构的限位作用使外套体能够在 接头体上滑动。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上述的螺母通过两个结构将表接头 和接头体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一是一端上的挡沿扣在接头体的凸 肩上,二是本身的螺纹与表接头上的螺纹螺接在一起,通过拧动 螺纹将表接头接合在接头体端面上。外套体与接头体之间的限位 机构使得外套体与接头体轴向无法移动,外套体在锁定的情况下 位于螺母的外侧并且轴向固定,使常用的扳手等工具无法接触到 螺母,从而保护螺母内部的表接头不被用户随意拆卸,具有了防 盗的功能。但在一些场合中需要将该表接头拆卸时,工作人员可 以使用特制的开锁工具插入上述的开锁插孔中,使外套体与接头 体之间的轴向限位机构失效,使外套体在接头体上能够沿轴向移 动,这时推动外套体可使螺母露出外套体,工作人员用扳手就可 以将螺母拧动,拆卸下表接头。当重新需要锁定时,可以通过简 单的逆向机械运动使上述的限位机构复位。通过这种方式使本管 道防盗接头可以重复的使用。
在上述一种管道防盗接头中,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弹性卡圈 和设置在外套体和接头体上的环槽机构,该弹性卡圈位于上述的 环槽机构内。弹性卡圈是一种具有缺口的弹性的环体,具有向外 扩张的运动趋势,当弹性卡圈设置在环槽机构内时会紧紧的顶在 环槽机构的靠外的端面上。
在上述一种管道防盗接头中,所述的环槽机构包括设置在接 头体外壁上的环槽一和设置在外套体内壁上的环槽二,该环槽一 和环槽二位于接头体与外套体之间并且两者位置相互对正,所述 的弹性卡圈扣在两槽体内。弹性卡圈紧紧顶在环槽二的端面上, 由于弹性卡圈的环体部分宽度大于环槽二的深度,一部分弹性卡 圈乃位于环槽一内,这样环槽一和环槽二被弹性卡圈轴向固定在 一起,导致外套体和接头体轴向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陈宝,未经黄陈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42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