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壳型聚磷酸铵协同阻燃聚氨酯弹性复合材料及其制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44076.0 | 申请日: | 200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8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胡源;倪健雄;宋磊;赵魁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75/04 | 分类号: | C08L75/04;C08K9/10;C08K3/3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汪祥虬 |
地址: | 230026***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型聚 磷酸铵 协同 阻燃 聚氨酯 弹性 复合材料 及其 制法 | ||
1.一种核-壳型聚磷酸铵协同阻燃聚氨酯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将75~95%的聚氨酯、5~25%的核-壳型聚磷酸铵和0.1~5%的协效剂在160~220℃熔融共混5~30分钟,即得到含有核-壳型聚磷酸铵的聚氨酯弹性复合材料,上述组分之和为100%;所述核-壳型聚磷酸铵由占5~30wt%的交联聚氨酯树脂、淀粉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聚乙烯醇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硅凝胶或固化环氧树脂的壳层,和占70~95wt%的聚磷酸铵的核芯所构成;所述协效剂选自层状硅酸盐、金属磷酸盐、氧化石墨、金属氧化物、双氢氧化物、倍半硅氧烷、碳纳米管或二氧化硅纳米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核-壳型聚磷酸铵协同阻燃聚氨酯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征在于所述层状硅酸盐为黏土、滑石、云母或纤蛇纹石、锂基蒙脱土、氟锂基蒙脱土、沸石、铁基蒙脱土或镍基蒙脱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核-壳型聚磷酸铵协同阻燃聚氨酯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磷酸盐为磷酸钛、磷酸锆、磷酸铝、磷酸钒、磷酸锰、磷酸镧、磷酸铈、磷酸铁、磷酸镍、磷酸铜、磷酸锡或磷酸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核-壳型聚磷酸铵协同阻燃聚氨酯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氧化物选自氧化锌、三氧化二铁、氧化镧、氧化铈、氧化锆、氧化锰、氧化镍、氧化铜或氧化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核-壳型聚磷酸铵协同阻燃聚氨酯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征在于所述双氢氧化物选自钙铝双氢氧化物、镁铝双氢氧化物、锌铝双氢氧化物、镁铁双氢氧化物、锌铁双氢氧化物、镍铝双氢氧化物或镍铁双氢氧化物。
6.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备的核-壳型聚磷酸铵协同阻燃聚氨酯弹性复合材料,特征在于其为含有按重量百分比5~25%的核-壳型聚磷酸铵和0.1~5%的协效剂与75~95%的聚氨酯的熔融共混的热塑性弹性复合材料,上述组分之和为100%;所述核-壳型聚磷酸铵由占5~30wt%的交联聚氨酯树脂、淀粉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聚乙烯醇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硅凝胶或固化环氧树脂的壳层,和占70~95wt%的聚磷酸铵的核芯所构成;所述协效剂选自层状硅酸盐、金属磷酸盐、氧化石墨、金属氧化物、双氢氧化物、倍半硅氧烷、碳纳米管或二氧化硅纳米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407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癌组合
- 下一篇:一种无卤阻燃ABS树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