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四氟乙烯多孔膜、其制造方法及过滤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41203.1 | 申请日: | 2009-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0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阿部悠一;森将明;泷石公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J9/00 | 分类号: | C08J9/00;C08L27/18;B01D71/3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海川;穆德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四氟乙烯 多孔 制造 方法 过滤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四氟乙烯(以下称为PTFE)多孔膜及其制造方法以 及使用PTFE多孔膜的过滤材料(濾材)。
背景技术
以往,空气过滤器、吸尘器用过滤器、焚烧炉用袋滤器以及膜滤 器等中,使用PTFE多孔膜作为过滤材料。这种PTFE多孔膜,不仅重 视透气性而且重视对气体中所含粒子的捕集性能,例如以平均孔径为 1μm以下的方式构成(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第2792354号公报)。
但是,近年来出现了与捕集性能相比更优先要求高透气性的用途。 例如,在装有气体的容器中安装有防尘用过滤材料的情况下,来自外 部的热或冷空气导致容器内的气体膨胀或者收缩,从而在容器内外产 生压差。此时,如果过滤材料的透气性高,则消除容器内外压差的能 力高,从而减轻对容器的负荷。像这样在使用特定的容器或装置时, 为了减少外部环境变化对容器造成的负荷,需要使用高透气性的PTFE 多孔膜。
作为用于得到高透气性PTFE多孔膜的方法,日本特公平8-32791 号公报公开了以下制造方法。首先,通过挤出法将在PTFE微细粉末中 添加液状润滑剂而得到的混合物成形为片状,然后将该片状成形体沿 宽度方向进行预拉伸。接着,通过加热从片状成形体中除去液状润滑 剂后,将该片状成形体在PTFE熔点(327℃)以下的温度下进行双轴 拉伸,进而将拉伸后的片状成形体加热至PTFE的熔点以上进行热定 形。
但是,日本特公平8-32791号公报公开的制造方法中,由于进行 预拉伸和热定形,因此工序增多。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较少工序就能得到高 透气性PTFE多孔膜的制造方法、由该制造方法制造的PTFE多孔膜以 及使用该PTFE多孔膜的过滤材料。
为了得到高透气性PTFE多孔膜,本发明人对拉伸温度和拉伸时 间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通过首先在PTFE熔点以上的温度下沿一 个方向以40倍以上的高拉伸倍数对片状成形体进行拉伸,然后沿与该 一个方向正交的方向以3倍以上的拉伸倍数进行拉伸,能够得到具有 长的蜘蛛网样纤丝(fibril)和大孔的结构的高透气性PTFE多孔膜。
即,本发明提供PTFE多孔膜制造方法,其中,将在PTFE微细粉 末中添加液状润滑剂而得到的混合物成形为沿规定方向延伸的片状, 从该片状成形体中除去液状润滑剂后,在PTFE熔点以上的温度下沿所 述规定方向以40~250倍的拉伸倍数对该片状成形体进行拉伸,然后沿 与所述规定方向正交(直交)的宽度方向以3~40倍的拉伸倍数进行拉 伸。
另外,本发明提供通过上述PTFE多孔膜制造方法得到的PTFE多 孔膜,其中,透气度以Frazier数表示为30~200cm3/cm2/s。
在此,所谓Frazier数,是使用JISL 1096规定的Frazier Tester法 测定的数值。
另外,本发明提供过滤材料(濾材),其具备:上述PTFE多孔 膜;和与该PTFE多孔膜接合的透气性支撑材料。
根据本发明,能够以较少工序得到高透气性PTFE多孔膜。
附图说明
图1是对试样1的PTFE多孔膜以150倍进行拍照而得到的显微 镜照片。
图2是对试样2的PTFE多孔膜以150倍进行拍照而得到的显微 镜照片。
图3是对试样4的PTFE多孔膜以150倍进行拍照而得到的显微 镜照片。
图4是对试样5的PTFE多孔膜以150倍进行拍照而得到的显微 镜照片。
图5是对试样7的PTFE多孔膜以150倍进行拍照而得到的显微 镜照片。
图6是对比较例1的PTFE多孔膜以150倍进行拍照而得到的显 微镜照片。
图7是对比较例2的PTFE多孔膜以150倍进行拍照而得到的显 微镜照片。
图8A是图2的放大照片,图8B是图7的放大照片(拍照倍数均 为1000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PTFE多孔膜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通过挤出法和压延法中的至少一种方法将在PTFE微细粉 末中添加液状润滑剂而得到的混合物在未烧结状态下成形为沿规定方 向延伸的片状从而得到片状成形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东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日东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12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