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颖的电致发光化合物和使用该化合物的电致发光器件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37054.1 | 申请日: | 200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0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秀镛;慎孝壬;赵英俊;权赫柱;金奉玉;金圣珉;尹胜洙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来西雅帝史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15/20 | 分类号: | C07C15/20;C07C13/62;C07F7/08;C07D307/06;C07D333/08;C07D213/06;C07D215/04;C07D307/91;C07D209/86;C07D333/76;C07D471/04;C07C25/22;C07C43/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哲锋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颖 电致发光 化合物 使用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颖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在电致发光层中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作绿色或蓝色电致发光材料的新颖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以及使用化合物作为主体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三种电致发光材料(用于红色,绿色和蓝色)可用来实现全色OLED显示器。重要的问题是研制具有高效率和长寿命的红色、绿色和蓝色电致发光材料,以改进有机电致发光(EL)器件的总体特性。从功能方面而言,EL材料被分为主体材料和掺杂剂材料。众所周知具有最佳EL性质的器件结构可以用将掺杂剂掺杂在主体中制备的EL层制造。近来,研制高效率和长寿命的有机EL器件成为一个迫切的课题,考虑到中型至大尺寸OLED板所要求的EL性质,特别迫切需要研制与常规EL性质相比具有优异得多的EL性质的材料。由此,研制主体材料成为需要解决的最重要问题之一。对主体材料(用作溶剂和固态时的能量传送体(energy conveyer))所需的性质是高纯度和能够进行真空气相沉积的适当分子量。此外,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分解温度应足够高,以保证热稳定性。此外,主体材料应具有高的电化学稳定性,以提供长寿命。容易形成非晶相薄膜,并与其他相邻材料具有高粘合性,但不会发生层间迁移。
而自Idemitsu-Kosan研制出二苯基乙烯基-联苯(DPVBi)(化合物a)以来已经研制了许多用于常规蓝色材料的材料并已经实现商业化。除了来自Idemitsu-Kosan的蓝色材料体系,已知有柯达(Kodac)的二萘基蒽(DNA)(化合物b),四(叔丁基)苝(化合物c)体系等。然而,人们针对这些材料进行广泛的研发。Idemitsu-Kosan的联苯乙烯化合物体系已知具有目前最高的效率,可具有6lm/W功率效率和大于30,000小时的有益的器件寿命。但是,将该化合物应用于全色显示器时,其寿命仅有几千小时,原因是色纯度随操作时间降低。在蓝色电致发光的情况,如果电致发光波长略迁移到更长波长,其发光效率方面是有利的。但是,因为材料的蓝色色纯度不够高,因此很难将材料施用于高质量的显示器。而且,因为存在色纯度、效率和热稳定性问题而迫切需要研究和开发这类材料。
化合物a 化合物b 化合物c
为了研制高效率和长寿命的主体材料,已经公开了基于不同骨架的化合物,例如二螺-普罗仑(prolene)-蒽(TBSA),三-螺芴(spirofluorene)(TSF)和二苯并菲(BTP)。但是,这些化合物不能产生足够水平的色纯度和发光效率。
按Gyeongsang国立大学和三星SDI(Kwon,S.K.等,Advanced materials,2001,13,1690;日本专利公报JP 2002121547)报道的化合物TBSA显示在7.7V时3cd/A的发光效率,(0.15,0.11)的相对良好的色坐标,可以用作单层的材料,但是不适合实际使用。由台湾国立大学(Wu,C.-C.等,Advancedmaterials,2004,16,61;美国专利公开US 2005040392)报道的化合物TSF显示5.3%的相对良好的外部量子效率,但是该化合物也不适合实际使用。由台湾国立清华大学(Chingwha National University)(Cheng,C.-H.等,Advanced materials,2002,14,1409;美国专利公开US 2004076852)报道的化合物BTP显示2.76cd/A的发光效率和(0.16,0.14)的相对良好的色坐标,但是也不适合于实际使用
如上所述,常规材料由单层构成,但不能形成主体-掺杂剂薄层,并且从色纯度和效率方面很难实际使用。在其长寿命方面没有足够的可靠性数据。
同时,根据三井化学公司(Mitsui Chemicals,Japan)的专利申请(美国专利公开US 7,166,240),以下所示化合物在390-430纳米具有吸收光谱,发光效率为4.6cd/A。但是,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对具有以上吸收波长范围的化合物,预期蓝绿色的电致发光,该专利公开说明颜色为蓝绿色
特别是,用该专利公开的对称结构不可能实施纯蓝色的实施方式,这种材料不能提供纯蓝色光,因此不足以实际应用于全色显示器。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来西雅帝史派有限公司,未经葛来西雅帝史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70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