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染色技术的细胞形态学镜检装置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36280.8 | 申请日: | 200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2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孔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兵 |
主分类号: | G01N21/85 | 分类号: | G01N21/85;G01N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染色 技术 细胞 形态学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细胞分析领域,尤其是涉及基于染色技术的细胞形态学镜检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血液分析仪可以提供丰富的数据,大大提高了临床血液学检验的质量和速度,减轻了检验人员的工作量。然而,它们只能作为血液常规分析过程中的过筛手段,当自动化血球计数仪显示异常结果时或对结果进行了“标记”时一定要作全血涂片染色检查,血涂片染色镜检是提供鉴别诊断和提示进一步必要检查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在快速诊断某些特异性感染方面(如疟原虫、黑热病原虫及丝虫病等),血涂片染色镜检有其重要作用。
传统的方式是采用手工制作,先在一张载玻片上进行血液推片,然后干燥、染色、干燥、观察。人工方式劳动强度大、速度慢,不适合大批量的血样处理。Coulter,Sysmex,Abbott等公司陆续开发出了自动推片染色机,对需要复检的样本进行自动推片染色,用以减少部分复检工作量。
此类设备都是按照标准的方法,需要复杂的机械手进行推片、烘干、染色等处理;染色后的血液细胞样本固定在载玻片上送入显微光学系统;在二维扫描平台的带动下,血片按照设定的扫描规律分区域扫描成像。
现有的自动推片染色机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实现结构复杂,体积庞大,价格昂贵;多帧图像获取过程中需要二维机械扫描,获取速度慢;图像中细胞数量过多,容易出现扎堆现象,很难采用图像处理的方法进行细胞识别和分割,即使人工计数也容易导致计数误差;还存在故障率高、血涂片质量不稳定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克服传统自动染色机的缺点,实现一种基于染色技术的细胞形态学快速镜检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路线简介如下:在本发明中摈弃了载物板,直接将采集到的微量细胞样本和试剂在反应池充分混合,经一段时间反应后送入显微光学系统进行镜检。在显微光学系统内,细胞样本以流水线的方式通过,通过快速摄像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拍摄大量的显微照片。
本发明的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基于染色技术的细胞形态学镜检装置,包括反应池、测量室、液路单元、以及显微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路单元包括细胞样本接口和至少一种试剂接口;所述液路单元至少与所述反应池和所述测量室之一连通;所述反应池和所述测量室之间连通;所述测量室同时位于所述显微光学系统的内部。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基于染色技术的细胞形态学镜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液路单元将细胞样本和至少一种试剂注入反应池混合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反应池内的细胞样本被注入测量室;在测量室内部流动的细胞样本被显微光学系统成像。
采用本发明还可以在反应池内对细胞样本进一步稀释,虽然经过稀释后单帧图像拍摄到的细胞数量相对传统技术要少的多,但本发明可以在单位时间内拍摄大量的图像,因而拍摄的细胞总体数量并不会减少,甚至还可以更多,保证了测量结果的统计性和可靠性。
相对于传统的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细胞样本和染色液充分混合,有利于提高染色质量,加快染色速度;由于不要复杂的机械结构进行推片、染色、烘干以及在显微系统下的二维扫描,可以实现紧凑、可靠的自动化检验装置;另外一方面,单帧图像中细胞图像越稀疏,越有利于采用图像处理技术实现细胞图像的自动化分割、识别、统计和分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用于血液细胞瑞氏染色的一个原理图。
图2是测量室构件的主视图。
图3是测量室构件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用于血液细胞瑞氏染色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血液细胞的瑞氏染色做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1是该实施例的原理图,一种基于染色技术的血液细胞形态学快速镜检装置,包括反应池1、测量室2、液路单元3、显微光学系统4以及控制单元5。其特征在于液路单元3可以向反应池1注入精确定量的血液样本7和染色液8进行染色,注入定量的缓冲液9对染色样本进行固定,注入稀释液10对固定后的样本进行稀释,或者注入清洗液11对反应池进行清洗;测量室2分别和反应池1、液路单元3相连,同时测量室2也是显微光学系统4的一个组件,位于显微光学系统4的物面上。染色后的样本由反应池1经测量室2流入液路单元3,并在显微光学系统4内实现快速拍摄;为了保证染色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反应池1放置在一个恒温系统6内。控制单元5通过控制液路单元3、显微光学系统4以及恒温系统6实现染色、快速镜检、以及系统的清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兵,未经孔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62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