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性入码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35809.4 | 申请日: | 200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1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宏铭;张淇泽;李淑祯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美琪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5/244 | 分类号: | G01D5/244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少君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性 入码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改善传统入码器的体积,而使更具有轻薄不占空间的经济效益的磁性入码器。
背景技术
在数字式传感器中,磁性入码器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电磁敏感组件,它是随着光学编码器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光学编码器的主要优点是对潮湿气体和污染敏感,但可靠性差,而磁性入码器不易受尘埃和结露影响,同时其结构简单紧凑,可高速运转,响应速度快(达500~700kHz),体积比光学式编码器小,而成本更低,且易将多个组件精确地排列组合,比用光学组件和半导体磁敏组件更容易构成新功能器件和多功能器件。
由于磁性入码器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因而近年来在高精度测量和控制领域中的应用不断增加,从数控机床、机器人、工厂自动化相关设备的位置检测、传输速度控制到磁盘、打印机一类办公自动化设备、通信机、测量仪表等各个领域旋转量(位置、速度、角度等)的检测和控制,作为一种重要工具,磁性入码器已成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此类磁性入码器,目前习知者,如图1所示,该磁性入码器由一非导磁承座;复数个磁环以同心圆的方式排列成一扁平圆盘状的磁环组;复数个感测组件,每一感测组件均相对应于一磁环及一导磁外壳所构成。该薄型绝对位置磁性入码器的磁环组由二极、四极、八极等等磁环以同心圆由内向外排列而成,即磁环愈多,磁环组的直径愈大,其次,每一磁环由一个以上的磁铁所构成,磁环的厚度较大,再其次,每一磁环仅只能对应一感测组件,在空间的应用上也不经济,且在功能上也受限制。前述缺点,似有改善的空间。
发明内容
为改善前述习知薄型绝对位置磁性入码器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磁性入码器,其致动磁材采用印刷磁浆以替代惯用磁铁;在隔磁基板上,在同一直径的圆周上,印刷一条以上的磁条及在主基板上对应于前述印刷有磁条的圆周,在同一直径的圆周上装置一个以上的磁反应组件。
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为:一种磁性入码器,包括有:一具有磁反应组件、逻辑处理组件、被动组件及相关电路得主基板;一套筒;一具有印刷磁条图案的隔磁基板及一具有中心轴的旋转盖。其组合,首先借该套筒的插销插入该主基板的插孔,将该套筒固定于该主基板;其次以黏着剂将该具有印刷磁条的隔磁基板黏着于该旋转盖的内底面,且使有印刷磁条的一面向下,使印刷磁条能对应于该主基板上的磁反应组件;最后将该旋转盖的中心轴插入该套筒,此时该旋转盖能相对于该主基板做自由旋转,同时该具有印刷磁条的隔磁基板亦随该旋转盖旋转。至此,本磁性入码器组合完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磁性入码器,其功能是借印刷磁条图案、充磁方向及磁反应组件放置数与位置来产生规划的输出脉波时序和组合,再经逻辑处理组件处理后供使用者使用。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知薄型绝对位置磁性入码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印刷磁条图案;
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磁反应组件位置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其它印刷磁条图案;
图9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其它磁反应组件位置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其它印刷磁条图案;
图1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其它磁反应组件位置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三其它印刷磁条图案;
图1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三其它磁反应组件位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
依照附图就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其具体构造实例说明如下:
本发明的磁性入码器100,包括有:一旋转盖1;一隔磁基板2;一套筒3及一主基板4,如图2及图3所示。
该旋转盖1,系由盖体11及中心轴13所构成,该中心轴13位于该盖体11的内底面12中心处,该中心轴13之顶端与该盖体11的内底面12连接处设有一卡环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美琪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美琪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58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抽真空充氮气的斜拉索
- 下一篇:卷布机辗布轴套结构